寂静的深夜,一丁点儿动静都听得清清楚楚。她又在嘴硬。
“陈与禾,我这个人,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像什么‘你在我心里就是最好的’这种话,我想你未必会喜欢。”
“数据中心这个项目,被邀请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字头,绿氢这么一家年轻的民营企业,能受到邀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甚至可能只有你们一家。这是独一份的荣誉。”
尽管这个项目还没有最终结果,裴放还是把事实摊平在她眼前:“这个项目不会给绿氢,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陈与禾这么怅然迷茫,也是因为她预知了这个结果,接受现实的同时,她还有些不甘和不解。裴放能做的,就是把她给自己套上的枷锁统统拆掉。
有些话他本不该说,但今晚的陈与禾非常需要他的安慰和鼓励。
“这种级别的项目,参与决策的人最看重的是稳妥,是不出错。”
裴放说得隐晦,陈与禾却听得明白。
启用新团队新技术,对决策者来说,风险是非常大的。若是中标的企业表现不好,甚至出了事故,决策者可能会被牵连。
所以企业的技术、资金、资历以及兜底的能力,决策者都需要考虑进去。
而绿氢只有技术和产品能跟那些国字头的企业拼上一拼,其他的,可以说完败。
这其实也好理解,即便是江宁运动会,本着支持本地企业发展的原则,主办方依然采用了较为成熟的锂电池和氢能源两种技术方案,为的就是稳妥。
而靖州的这个项目关系到信息数据安全,责任重大,不出错才是最重要的。
陈与禾逐渐恢复了平静,裴放沉吟片刻后继续说:“但这并不代表绿氢只是陪跑。这次露了面,以后若是有合适的项目,绿氢就会出现在他们的重点考虑范围内。”
这些陈与禾也想过,经裴放这么一说,她就更加确信了这一个月的努力不会白费。有些事不是她能够左右的,也超出了裴放的能力范畴,可裴放的如实相告,消解了她的不安和疑惑。
身上的担子轻了,陈与禾卖着乖:“裴总怎么知道这么多,难道有内部消息?”
“哪有什么内部消息,这是常识。”
她蹭到他身边,声音拖得又软又长:“我怎么没有这些常识啊。”
“少来。”裴放享受着她拙劣的恭维和讨好,“你自己明明已经猜到了,就是爱钻牛角尖。”
她搂着他的腰钻进他怀里:“所以我需要你帮我理清头绪嘛。”
“陈与禾,怎么以前没发现你这么爱撒娇呢。”
“裴总不喜欢?”
裴放不自然地咳了两声:“都喜欢。”
“裴放,你到底喜欢我什么?”
这个问题把裴放难住了。他也说不清自己喜欢她什么,他只知道自己总是会被她吸引,被她惊艳,会被她的喜怒哀乐牵动,会在意她的一切,把她的人生当作自己的人生。
面对她的灵魂拷问,裴放有些难为情:“大半夜的,别闹。”
陈与禾摇他的肩膀:“你说说看嘛!”
裴放只好如实作答:“不知道,就是喜欢。”
简短的回答,陈与禾并不满意:“你是不是嫌我矫情?”
“没有。”
陈与禾掰过他的脸,一脸认真:“裴放,你要站在我这边。”
裴放扭头看她:“嗯?”
“你说你不爱说什么好听的话,可是有时候,嗯…不涉及原则的情况下,我希望你可以站在我这边。”
“就像上次在你办公室,你爸问你,绿氢和中实能源谁更好。我当然知道绿氢现在比不得中实能源啊,可是我还是想得到你的支持的。”
“你们是父子,是家人,父亲又不会真的责怪儿子偏心没眼光,他问你,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回答他,我女朋友的公司就是比别的公司好。”
“我也希望我在你心里就是最好的。”
裴放听得认真。这是他的女朋友在对他提要求,这种感觉有些陌生,却很美好,有一种她真的想跟他一起走下去的坚定。
陈与禾从来没跟他说过类似的话。
她以前总是说,“不需要你为我做什么”、“没有你我也可以过得很好”,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