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洛嫣眼睛忽而明亮起来,带点羞怯道:“现在有你和祖母陪我,以前的事其实记不太清,也不重要了。”
她轻易把自己哄好,关心起旁的事:“我能跟着你习武吗?”
祝昀捞起她一只手,从腕骨摸到肩部,如实说:“对你而言弊大于利。”
“好痒。”她笑着抽回手,“那算啦,我先躺平到十五岁。”
陪少年练至天色彻底转暗,回程,祝昀背着她轻松下了山。
洛嫣难掩惊诧:“不掌灯你也能瞧得清路?”
“嗯。”
“那你最擅长什么?剑术还是轻功?”
祝昀茫然一瞬,心道教什么他学什么,学什么便会什么,剑是顺手抢来的,倒不是因为擅长。
她似是早有所料,不待他回答,先撇撇嘴:“以后我就叫你‘不知道’。”
“哦。”祝昀回击,“那我便叫你‘想得美’。”
“。。。。。。”
两人闹着别扭回到家中,院子外的灯笼已经亮起,院子里的饭桌也冒着热气。
贾玉芳正在一旁缝补旧衣,见了他们立马把小筐放下,高高兴兴道:“方才青莲来过,送了好些个烙饼,说是她姐姐也想跟着读书。”
洛嫣受宠若惊,夹起一块尝了尝:“好吃。”
“青莲祖母的厨艺在村子里出了名的好。”贾玉芳笑说,“我有几道拿手菜也是跟她学的。”
她好奇地问:“他们家有几口人?”
“六口。”
青莲的祖母已经去世,祖父不良于行。下来是她的爹娘,然后是大姐青萍和二姐青草。
家家户户盼望男丁,青莲娘生不出儿子,青莲爹觉得抹不开面子,于是开始酗酒,以至于原就不富裕的家境到了穷苦地步。
贾玉芳感叹:“翠娘的姐姐识得几个字,被盛太太招回家中做了女管家,也算是衣食不愁。”
“是买您绣样的盛家?”
“没错。”
洛家一是和皇室沾亲带故,二是家底极厚,仆从比寻常人家的老爷见识还要多。
所以,贾玉芳会的绣样在寒梅镇特别吃得开,但也是青莲的姨母从中牵线,让老姐妹有稳定生意,也让自家主母面上有光。
洛嫣听完百感交集,老成地叹息两声。
祝昀屈指在她前额弹了弹,见她吃痛回神,揶揄道:“这般爱听故事,怎么不去茶肆当个捧角。”
“那是什么?”
他解释说,茶肆、酒楼或是说书先生为了造势,会雇捧角叫好,以吸引更多客人。
洛嫣听完“哧哧”笑了:“我确实能做这份工。”
贾玉芳也跟着笑,一边咬断线头,将缝补好的衣袍对着祝昀比了比:“我看这身料子好,扔了怪可惜。”
祝昀接过,见被割破的地方多了丛青竹,和洛嫣袖口的纹样倒是相配。他沉默几息,生疏道:“多谢。”
“满意就好。”贾玉芳放下针线筐去收拾碗筷,死活不肯让洛嫣沾手。
洛嫣便浆糊似的黏着,嘴里絮絮叨叨问着村子里的事。
听着祖孙俩的笑声,祝昀勾了勾唇,心道:反正他无处可去,留在清源村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