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挨着墙角的梨树,给偏僻的院落增添了些雅韵,时不时有零星花瓣飘落。
顾青筠在廊下盯着看了半晌。
她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准则在顾家待了三天,端着拘礼乖巧的性子,换来的是被关在这方小院不得出门的结果。
理解,毕竟这顾二小姐逃过婚,防患于未然嘛。
这三日过的闷闷的,没个人说话,小禾在外院里,管事婆子说要想做陪嫁丫鬟,还需多学些府里的规矩。
“唉—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注】”顾青筠发现了,自己一叹气就想吟诗,在21世纪她收集了许多古诗,相较于那些现代诗歌,她更喜欢诗文,平仄押韵自不必多说,主要是有很深的意境,蕴含着无尽风骨。
作为宋玉时,长到五六岁能握得住笔了,就赶忙找小册子,将那些还记得起的诗文记录下来,加深记忆后烧掉,如此往复,已经烧掉数不清的册子了,这才让那些诗文刻在脑海深处。
可惜自己未生在文臣世家,那些好诗也就没派上用场,上了山寨后,闲来无事便写起话本,将那些诗句掺杂其中,倒是收获了好评,也为清风寨赚了不少银子。
院墙外齐风从脑袋后拔下簪笔,摊开手头小册子,开始记录:顾二小姐回家第三日作诗两句,诗文如下。。。。。。
记录完毕后,他又往前翻了两页,不由感叹:这顾二小姐才女啊,赶着一天作一回啊。
“好诗。”垂花门外突兀的冒出句称赞。
顾青筠瞧去,来人身着一袭玉涡色的岚媛青绿百褶裙,脚上穿软底珍珠绣鞋,她自垂花门探进半个身子,另外一半似乎被人拦住了,她胳膊猛地一甩,小跑过来,急促地道:“二姐姐好,我来看看你。”
这是赖夫人二女儿,在府里排行老三,名叫书念。
顾青筠头天来的时候,府里的主子小姐们都认的差不多了,除了那位礼佛的祖母还未见到。
“书念妹妹好。”顾青筠礼貌招呼后顺着她的视线瞧去,见大姐姐书兰自垂花门往前一步站定,目光有些无处着落。
“哎呀,真是的。”书念又风风火火跑过去,将她连拉带扯的拽来。
顾青筠此刻浑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她头天来的时候,在大夫人房里吃了顿接风的晚宴,这位姐姐视线就时不时落在自己身上,她能感觉出来,浓重的厌恶极其不屑搭理自己。
现在嘛,她举止犹犹豫豫,似乎揣着什么心思。
“大姐姐安好。”顾青筠率先打了招呼。
书兰点了下头,“嗯,妹妹好,可还住的惯吗?”
“住的惯,咱们房里去吧。”顾青筠招呼两人进了房,别管存了什么心思,别害她就好,原主是逃婚路上丧命,没得说平白去替她出心里的怄气。
姨娘的孩子被养在庄子里,没缺吃短穿,连同小禾的月例银子也按时发放,很可以了,只原主心气高,觉得不公罢了。
三人落座后,沉默了会。
书兰不动声色的将顾青筠打量一番,因来不及裁制新衣,此刻身上衣着是母亲便打外面铺子买来的,深兰色的云纹绉纱袍,脚上一双软底睡鞋,满头乌发仅一根木簪挽起,耳后垂下片缕青丝,透着慵懒惬意。
即便不笑,眼角也微微坠下几分。
她想:莫不是男子就喜欢这种娴静恬淡的?
顾青筠察觉到她有意无意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懒得开口,看呗,总归不会少块肉,且这大姐姐书兰生的端庄大气,自己没觉得有被冒犯。
书念一声轻咳打破寂静,她看着顾青筠说:“二姐姐,这没旁人,你。。。。。。当真什么都不记得了?若是怕嫁给萧副使,我们姐妹或许能给你想法子。”
这算盘珠子都蹦脸上了,要不要这么明显的试探?
顾青筠笑回:“哪的话,先前因何逃婚也不记得了,想来是自己不懂事,怎敢逃陛下赐婚呢?这乃是祸及家族的大罪。”
书念抿了抿唇,听此话后似乎更安心了,看着自家长姐,眼神斜撇向顾青筠,露出一种‘你看吧’的表情来。
书兰瞪了她一眼。
“我那里有许多未曾上身的衣裳,回头遣人给你送来,还望妹妹不要嫌弃。”
书念跟着道:“还有我,我那有许多首饰,待我回去挑几件送来。”
顾青筠蹙眉,这姐俩怎么回事?
“我自是不嫌弃,不过。。。。。。如果我没失去记忆,这些衣裳首饰就不会给我了是吗?”
顾青筠不想同她们来那些弯弯绕绕,没得平添出别的意思来,自己就是个例子,尤其爱探究别人话里的深意,有时候对,有时候难免错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