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况且,江与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孟瑶问:“江贵妃是后妃,她若要在宫中调度手中势力,只能通过江与。父皇留了江公公一命,他身上可还藏匿着江贵妃的其他秘密?”
皇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常宁想知道什么秘密?”
“江敏是否有能力与江献诚一战?”
皇帝笑笑:“过去她没有,但两个月后,江献诚不再是她的对手。”
他说:“儋州江氏势力庞大,尽管门生遍布楚国各处,但他们所倚仗,是京中这一门四房。”
皇帝介绍江氏的人物关系,这其中有不少楚墨渊已经熟知,他侧首看向孟瑶。
红衣少女双眼亮晶晶,一脸的好奇模样。
让他也乖乖坐正,听父皇娓娓道来。
孟瑶是真的好奇。
前世她没有机会了解这些,只知道江献诚权势滔天,江贵妃宠冠后宫,三皇子聪明伶俐,皇帝对江氏信任有加。
如今方知,根本不是这回事。
江家一门四房,在京中分府而居。
江献诚是长房,又是家主,更是内阁首辅,他住在宫城脚下的崇仁坊,这里重臣云集,是楚国权利的核心。
他膝下两子江毅和江铭,分别在户部和吏部任职,他们如今年岁尚轻,尽管头上还有两部尚书压着,但在江献诚的安排下,话语权已经与尚书无二。
父子三人把持着楚国内阁以及管钱、管人的两个关键部门。
与江献诚同为嫡出的三房和四房,则住在靠近西北面的澄怀坊,他们分别在翰林院和御史台任职,官居三品。
至于庶出的二房,原本住在安定坊,但后来因江敏做了贵妃,逐渐受到江献诚的重用,迁到了靠近宫城的竹里坊。
从这个布局,任谁来看都觉得江氏已经权倾朝野。
但是孟瑶却觉得不对,她问:“江家长房与同为嫡出的三房四房关系不睦?这是为何?”
澄怀坊的位置不算差,但住在其中的朝臣多半没有实权,三房和四房都住在这里,虽然官居三品,但仍旧远离朝政核心,反倒有些抱团取暖的意味。
孟瑶看着皇帝,眉头微微蹙起:“是因为。。。。。。江献诚选中江敏入宫?”
皇帝闻言,脸上露出赞叹之色。
他点了点头:“常宁果然聪慧。”
二十年前,皇帝登基不久,太后为其广开后宫。
江献诚没有女儿,但三房和四房各有两女,本以为同为嫡出,江献诚定然会从这四个女子中挑选一个入宫。
没想到,他却选中了庶出二房的江敏。
皇帝当年,得知江氏入宫的女子乃庶房出身。
他虽然对人并不在意,却也觉得是太后是在羞辱自己。
直到十年后,江敏与江献诚联手把持朝政和后宫,他才终于明白过来。
可眼下,却被孟瑶一语道破。
“江献诚有野心,自然会这么选。为了长房长盛不衰,他不会在宫中安排一个控制不了的人,三房和四房都不合适。若他们的女儿入宫,诞下皇子,江氏族中的其他人,便会投靠三房或者四房,江献诚很快就会被架空,而家主之位,也会易人。”
孟瑶说,“只是江献诚没料到,如今连江敏也失控。”
楚墨渊说:“江敏失控除了三皇子早逝外,亦与二房逐渐参与朝政有关。”
他看着皇帝:“儿臣这几日翻阅吏部记档,江贵妃的父亲前年升任工部郎中,地位仅次于工部侍郎。”
皇帝点头:“这职位,是朕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