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知意思考之际,赵大丫坦然接话道:“对,我就是。”
还能看到赵大丫的手在背后悄悄摆着,似乎是在让她静观其变。
“沈姑娘来我们车行想必是要租车吧?不妨再等些时刻……”掌柜缓缓道。
“为何要等?”赵大丫不满道,原本她们就赶时间,现在还要“等”,怎么想都像是故意为难,所以她的语气不太好。
也是在他们谈话间,沈知意在不断头脑风暴,隐约摸到了一些可能,同时需要等待关键人物出现才能确定推测。
所幸没等多久,穿着一身劲装的玄砚走过来,沈知意招呼道:“玄砚小哥,你怎么来这里了?”
“玄掌事。”车行掌柜恭敬地行礼道。
“沈姑娘,你们果然会来这里。”玄砚不由感叹道。
听到这话,沈知意一怔,随即用轻松的语气说道:“这是城里唯一一家车马行,想要租赁都得来此,不过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玄砚小哥。”
像陆大人出行,是有自己的马车,衙门公职人员有驴车使用,不必来此租赁,那答案就是……
“姑娘是去差办,为了不耽误行程,自是要赁好车才好去接姑娘。”玄砚平和地解释道。
“备好了!备好了!”车行掌柜忙说道,“按照玄掌事的吩咐,一应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您来验查。”
“既如此,沈姑娘你们也看看,若有不妥处,还能再完善。”玄砚转而对沈知意她们说道。
赵大丫肉眼可见的高兴起来,只觉能省钱就是好事。
都说是“差办”,衙门出钱解决这些后顾之忧,似乎也说得过去。
显然沈知意想得多一些,她应答道:“走吧,去看看。”
车行掌柜带他们进后院马厩,看到一排排精神抖擞的马、牛和驴,而排在后面的相对精神不好,两相对比之下,可能还有租赁价格的区别。
而有一匹马套着车厢展示在中间,马儿眼睛明亮,四肢健壮,又比栅栏里的马儿们精神更好,想必价格会更美丽。
“这是我们行里行头最好的马,要说是镇行之宝也不为过!姑娘可看看这车厢,虽然外在看起来简单,但内里却是极具巧思!”车行掌柜边说边撩开车帘,以方便他们查看车厢内情况。
“我见林老爷家车厢也是这样,那里的木板往上一抬,下面就有槽正好卡住,就是个能放茶具和茶点的桌子。据说如果是老爷少爷们的马车,还有专门放墨条的位置,让他们能在车厢内写东西咧。”赵大丫轻声地和沈知意说着话,即便是压低了声音,还是让其他人都听到了,她自己却浑然不觉。
“姑娘说得对!不仅如此,还有脚下的槽位,拉环往外一拉就是箱笼!”车行掌柜接话道,“按照玄管事吩咐,里面备了棉被、枕头、换洗衣物及一些会用到的东西。这样放着,车厢内也不会挤,舒适度极好,这可是从府城里传来的最新车厢,那些老爷少爷们还没来得及使呢。”
“租赁的价格肯定不便宜吧。”沈知意说道。
“这自是一文钱一分货,姑娘试了便知其中妙处。”车行掌柜说着,已经做出相请的姿势。
赵大丫见状,先钻进去看了看,所有暗槽都拉了一遍,看清楚里面是什么东西后,感叹道:“没想到随着老爷出门做差竟然这么大方!”
车行掌柜在旁就和赵大丫聊了起来,话题自然全是好话。
“沈姑娘,可有何不满?”玄砚出声问道。
这让车行掌柜说话的声音一顿,原来这不是要好好巴结的那个沈姑娘?尽管拍错马腿,可不妨碍他先巴上一条再说,能跟着沈姑娘一起来的姑娘,肯定她们关系不错。
“没有,照顾得很周到。”沈知意不再扭捏,想到陆大人那边出手相助的种种事情,反正欠的人情多了,也就没那么愁,“多谢玄砚小哥,也多谢陆大人。”
“姑娘不必客气。”玄砚急忙道。
坐上这辆马车,还有配套的赶车人,沈知意也算是享受了一次“富人”的出行状态。
原本还在车厢里老实坐着的赵大丫,没一会儿就撩开车帘,和赶车的中年男子坐在一块,自来熟地说了几句后,就求教“如何赶马车”的事,简直就是社牛本牛。
关键她还天赋惊人,一句“学会了”就接过马鞭,一路做得有模有样地让这辆马车跟着前面的马车,时不时隔着车帘和里面的沈知意说话,俨然没有刚学会的紧张感。
如此松弛有度的态度,着实让沈知意羡慕。
“马上就要到上岩村了。”赵大丫朝里喊道。
“哦,知道了。”沈知意应着,收起面前的小桌板,把刚磨好的炭笔带上,又从自己准备的包袱里拿出几张草纸,到时方便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