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忆这一看吃惊了:“下雨了怎么还在看电影呢?”
“多稀罕?”黄小花笑道,“电影多好看,下雨又下不大,干啥着急回家?”
“就是,咱外岛渔民谁一年到头不得在雨里淋几次?再说初秋第一场雨,兔子尾巴长不了。”
电影对现在老百姓太有诱惑力了,摇橹来一趟不容易,还掏了柴油当电影票,所以不放完电影他们不肯走。
哪怕下雨也要冒雨看电影!
王忆先行下船去山顶,雨点子慢慢悠悠的落下,海风并不强烈,这样气温不怎么下降,反而因为下雨导致湿度飙升,让人更感觉闷热、湿热。
大晚上的知了还在吱吱的叫,老黄站在山顶路口往下探头看,看见他后摇头晃屁股的眯着眼睛耷拉着舌头下来接他。
看着这些情景、感受着山上的氛围,一首词忽然浮现在王忆心头: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王忆领着老黄转过山路,突然之间柳暗花明、眼前大亮:
校舍的路灯、大队委办公室里的灯还有听涛居和大灶前的灯都大亮着。
大功率的太阳能发电机储存了大量电力,庞大的储电池稳定的输出着电流,照亮了山顶好些区域。
山顶没有稻田嗅不到稻花香,可是却有一片片的小菜园,菜园里熟瓜果飘出别样的清香。
黄色的灯光之下,飘荡而下的雨滴如金线穿梭,大灶里有热气往外翻涌也有浓郁的香味往外冒。
大迷糊正端出来一大盆子的蛋炒饭,金黄的灯光下,米粒几乎都带上了金黄色。
鸡蛋碎、黄瓜碎、白米饭散发着油光,社员们回家草草洗手洗脸便赶来排队了。
山下礁石滩上响起外队社员的吆喝声:“大晚上的你们要吃啥啊?这太香了,故意馋人啊是不是?!”,!
去,手臂顺势一拧腰一挺,一笊篱的都是泥沙。
他上年纪了,得歇口气才能进行下一步,下一步是抖动笊篱,里面的泥沙开始往下渗落。
后面剩下一些泥沙黏在一起光靠抖是抖不掉的,于是老支书端着大抓去海里让浪拍一拍。
泥沙散去,剩下的就是白蚬子。
王忆凑过去看了看,赞叹道:“行啊支书,这一下子你不得弄了半斤八两?”
王向红抓住时机叼起烟袋杆抽了一口,说:“能三两四两就不错了。”
王新国能干。
他现在跟着王忆念书,又在门市部里上班,但平日里还是拿轻劳力的工分,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所以今天赶海他特意表示一下,把自己当壮劳力、强劳力来用。
他装备跟其他人不一样,手持大抓、腰上挂嘎斯灯、拿了队里所属的货车轮胎内圈充了气当救生圈、背着背篓、穿着连体橡胶衣,然后专门到水下去捞。
王忆看着王向红忙碌一阵他去找王新国。
王新国在没到大腿根的海水里行走,手中大抓翻来覆去。
黑内胎救生圈飘在海上,里面铺了一个网兜,大抓在水里晃一晃去掉大部分的泥沙,然后他就倒入救生圈中心网兜里。
海上逐渐起夜风,掀起了海浪,推动救生圈到海边沙滩上。
所以王新国每次把大抓里的泥沙蛤蜊等东西一股脑倒入网兜里后,顺势用大抓拽住救生圈顺着海浪后退的势头再给拉回海上来。
这样海浪源源不断的推动,会自动冲洗网兜里的泥沙,差不多推到岸边也就冲洗干净了。
王新国再把救生圈拽回来,这样又是一个洗刷的过程,会把网兜里最后的泥沙给洗掉。
王忆看的啧啧称奇:“牛逼啊,大国,你这半自动化作业。”
王新国在他面前总是放不开——现在王忆才发现,自己是这小子心里的偶像。
他特别的崇拜知识分子,就此把王忆当偶像,而他在偶像面前比较害羞,不怎么敢说话,只会乖乖听话。
所以这次王忆赞叹了他的工作,他只是嘿嘿笑但没有说什么。
但是后面干活更起劲了,一条大抓舞弄的跟赵子龙的长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