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我在1982有个家 > 321 赶着土猪奔赴22年周末愉快鸭(第8页)

321 赶着土猪奔赴22年周末愉快鸭(第8页)

毕竟自己组装的收音机配件不稳固容易坏,能接收的频道也少,还是给人家弄一台名牌收音机更好一些。

有老人一眼认出了这收音机品牌,惊奇的叫道:“哎哟,红星牌收音机、这是大牌子的收音机!哎哟,老古,你真是有钱了,买上收音机了!”

红星牌收音机如今并不是大牌子,不过这机器在老人们眼里名气很大,因为它在53年研制出了国内第一款收音机,当时还是电子管的收音机。

而53年的时候,老人们还是壮汉,他们那时候很关心国家大事,所以对红星牌记忆深刻。

如今的收音机都是半导体的了,王忆送来这部便是半导体收音机。

外形方方正正,上面有个很大的红色五星,然后也有领袖的头像和一句‘敬祝领袖同志万寿无疆’。

收音机在82年不算是紧俏物资和新奇物件,现在电视已经开始出现在城里,而录音机也取代收音机成为了结婚四大件之一。

但是现在收音机也不是说谁家都能有的普通物件,它还没有飞入农村百姓家,只是从79年开始收音机的销量大增了,这一年的销量比78年多了40。

自然,这是改革开放的功劳。

改革开放之前是大家都穷都没钱,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于是一些消费品就开始热卖了。

电子产品增加的销量主要在城市里,农村地区占比较少,毕竟现在买收音机还要票,农民渔民有钱没有票,一样买不到收音机。

所以现在的外岛不管哪个生产队,家里有收音机的已经是大户人家,谁家里再有一台录音机?

那绝对是在城里有干部亲戚!

李老古想过王忆会给他送来一台收音机,因为王忆跟他说过他们队里正在组装收音机的这回事。

可是没想到这机器现在就送来了,而且还是一台红星牌的机器!

他吃惊的问道:“王老师,你们队里现在怎么还能生产出红星收音机啊?”

王向红抽着烟笑道:“这是王老师给你托人从沪都捎回来的。”

李老古这还没有从王忆给他带来电力的激动中走出来,一下子又进入了另一个激动中。

收音机,他买得起。

现在除了熊猫牌、沪都牌、首都牌、长江牌、牡丹牌这等名牌产品,普通收音机不贵。

像是中原地区厂子出产的黄河741收音机,这机器产量大、销量广,如今在翁洲便有销售,一台机器是27元。

可是还得要一张收音机票!

李老古这样的渔家老汉哪有条件去捣鼓一张票呢?

现在对于外岛渔家来说,就算谁家咬咬牙拿出个二三十块想买一台收音机也买不到,就是因为被票卡住了!

有意思的是,在79年之前收音机销量跟不上产量,国内市场处于滞销状态,一般只有城里结婚人家才会买,它是三转一响四大件中的那个‘响’。

李老古听到王向红的话后终于放开了灯绳。

他握住王忆的手,脸上表情五味杂陈。

这青年,人真好!

自己攒了一辈子的红珊瑚送对人了,这真是送对人了,他得亏以前没往外送,其他人相对王老师那不都是白眼狼吗?

跟着看热闹的孩子从大人的裤裆下钻进来,他们听说有收音机便进屋后大叫:“哪里有收音机?”

“听收音机吧,爷爷咱们听收音机吧……”

有老人说道:“老古,今晚你给我在院子里留个位子,咱七点准时听《新闻联播》。”

“对,听《新闻联播》,咱这些老渔民也直接听一下中央的声音。”

“听人说赵忠祥的声音可好听了,不跟咱一样,说话带一股子蛤蜊味道。”

王向红弹了弹烟灰说:“听《新闻联播》好,78年电视台开始放,然后收音机同步转播,然后我就开始听,总能第一时间了解国家大事、国际大事。”

“今晚往后,咱也天天了解。”老汉们笑着说。

然后一个人问李老古:“老古你天天放吗?别跟老三家里一样,买了一台收音机天天用个红布包着,一年到头听不了几次,白瞎了他卖闺女卖出来的收音机。”

旁边的老人说道:“老三说的也有道理,他说人说话多了会累这机器说话多了也累,人能喝口水,机器又不能喝水,听多了不行……”

王向红听到这话笑着连连摇头:“瞎说什么呢?这机器没说话,它不累,你们放心听吧,我那块收音机多少年了?70年供销公司的老徐送给我的,压根没事。”

李老古说道:“大家以后晚上尽管过来,我天天晚上放——不光晚上放,咱白天就放,白天有评书,是刘兰芳的《岳飞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