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也挺好,把门市部收拾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你两个儿子都很好。”
王东美笑道:“那挺好,反正我不在队里,王老师你费点心,他俩哪里不对劲你上手揍就行了,他俩管你叫叔,你该揍得揍。”
他知道王忆过来的目的,就去把账本拿出来给王忆看。
王忆草草扫了几页诧异的问:“流水这么好?这才开业不到一个礼拜,天天流水都有五百多块?昨天流水竟然有七百二十块?”
这年头一桌子菜上十块那就已经很丰盛了,看这流水,等于是天天有平均五十桌丰盛菜卖出去?
王东美说道:“嗯,生意很好,我也很吃惊,听说国营饭店的生意被咱抢走了不少。”
“主要是咱的菜好,而且上菜快,冷锅串串、凉皮这些东西点了立马就送到,再说了,咱不是有餐前送爆米花、送手绢的这个活动吗?哈哈,把市里人都吸引过来了!”
“王老师你不知道,咱们餐厅现在可扬名了,不光城里人来,外岛公社和生产队的也来。”一个叫文妮的姑娘说道。
麻六说:“对,我观察也打听过了,各公社那些万元户几乎都来过了,稍微家里有点光景的,要请客就会特意来咱大众餐厅!”
“现在咱餐厅的菜出名,手绢也出名,我有一次去百货大楼买烟,看见百货大楼的售货员都拿着咱的手绢在擦汗——她们同事之间故意暗暗较劲呢,拿咱们的手绢去较劲!”,!
>
为什么?
吴风激动的声音说出来答案:“可以让我们吃上商品粮?让我们拿上购粮本?”
“这可太好了!”
要问现在农民和渔民们最大心愿是什么?肯定是成为万元户。
那为什么吴风和吴成军得知自己可以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吃上商品粮会这么高兴?
因为农转非这种机会对农民来说太遥远了,甚至不能当做心愿。
万元户身边好歹能看到,农转非其实在农民身边是看不到的。
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然后吃上商品粮——这事对农民来说不是心愿,是梦想或者坦诚点说就是一个梦。
这个梦一般人还做不了,只有那些还在上学且成绩优秀的农家学子才能做这个梦。
像吴风和吴成军是不敢做这样梦的!
现在这年头非农业户口是一种身份,不用辛苦种地、每月都能领到一份粮票、肉票,还能拥有户籍对应的工作和福利,对农民来说一旦农转非,那真是一步登天了。
当然,国家每年都会给农村一些农转非的指标,像是在部队立功转业回地方的军人、地区劳动模范、立功的农村党员,他们是农转非的对象。
只不过他们也很难得到这个指标,因为很多城里人会找关系去买走指标。
为什么城里人还要买这指标?
因为很多城里人娶的是农村户口的姑娘当媳妇,这样媳妇没有工作也没有福利,没有粮票和各种票证:现在跟二十一世纪不一样,农民不可以投奔亲属将户口从农村迁到城里去。
现在没有投亲迁户口一说,农村姑娘嫁给城里小伙或者农村小伙入赘城里家庭一样保留农村户口。
更让城里人遭不住的是,根据现在国家政策子女户口随母,也就是说母亲是农村户口,那生出来的孩子也只能是农村户口。
而这已经是77年改制的结果,77年之前城里人生孩子只要父母有一方是农村户口,那孩子就是农村户口……
住在城里的农村户口还比不上农村人呢,起码农村还有地可以耕种、有海洋可以捕捞。
这种情况下,家里有农村户口家人的城里人比农村人对农转非指标更迫切。
吴风和吴成军这对父子是什么人?
他们家庭条件在外岛公社里头都算是淤泥层的。
所以改革开放后他们没有去出海捕捞作业,因为他们没有船,也没有人雇佣他们,爷俩只能去外地干苦力。
这种背景下,他们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农转非指标,没有那个路子。
结果现在听到治安局的首长说他们俩主动给国家上交了这个文物,国家要奖给他们农转非指标。
这把他们激动坏了——
早知道国家有这好政策,还犹豫着卖钱干啥?那肯定一早就上交给国家呀!
吴成军更是激动地握住王忆的手说:“王老师,要不咱乡亲都说你最能吗?你就是能啊,真是能掐会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