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岛还海账的时间要来了。
所谓的还海账是外岛一个传统风俗,与之对应的是放海账。
春天放海账,每年春汛开始之前,外岛人家在内地和城里的亲戚朋友都会带着粮食、鸡蛋、风干肉和花布这些东西来探望,名义上是送船出海,实际上就是来支援一下外岛的穷亲戚。
外岛渔民贫困,一个冬一个年过去,他们家里多数就没有粮食了,而春汛一开始需要熬力气,吃不饱饭可不行。
所以城里的、内地的等各方面的亲戚会来放海账。
比如王忆刚来岛上那会曾经碰到了大胆家城里的姨领着表妹来他们家走亲戚,那就是放海账,人家来送东西呢。
到了秋天外岛人家晒出了鱼鲞、晒出了海货那就要去城里和内地的亲戚家里走动一下,带上自家的鱼鲞干货大大方方的送过去,这就是还海账。
一般来说放海账前后的日子里,外岛渔家最穷最困难;还海账前后的日子里,外岛渔家最富裕,日子过的最轻快。
这种情况下沪都的单位要来秋游肯定是大事、是好事,王向红傍晚得到消息后很高兴,说:“王老师你赶紧回信,让他们放心的来!”
“咱们可是受了人家太多的好处,正好秋分了,墨鱼鲞、海肠干、沙虫干之类的咱都晒出来了,哼哼,让他们来,咱们一人给人准备一份礼物,让人回去挑不出咱们的不是来!”
正在大队委办公室里看电视的社员们听到这话也议论纷纷:“对,让他们来吧,人家又给粮票又给这个那个,是咱还海账了。”
“中秋前我得去我姨姥家还海账,哈哈,今年还海账可得劲了,绝对有面子!”
“那可不是有面子?”社员们兴致勃勃的聊起天来。
正在抠脚的大胆说:“绝对有面子,前两年我一踏上内地的亲戚家里,眼睛不够使了,有些生产队办了工厂、有些生产队还有乐队,叫乡村乐队,可热闹了。”
王祥辉点点头说:“我表哥他们生产队弄的好,若干户从漏斗户变成冒尖户,盖房子、置办收音机录音机,还有的买上了自行车,真惊人了。”
“现在都比不上咱们生产队。”有人笑道,“咱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收音机,录音机咱们也有,咱们还不稀罕,去看电影多好?每天晚上吃完饭一抹嘴巴出门就有电影院!”
话题顿时转移,转移到了往年还海账时候的尴尬和对今年还海账的畅想上。,!
袁辉打趣道:“王总,要不然我不给冠宝斋干了,我给你干算了,现在收入全靠你了。”
王忆说道:“行呀,正好我最近弄了一堆的铜钱,你给我干也行,帮我研究一下那些铜钱。”
袁辉一愣,说道:“我其实是开玩笑——不过帮你研究铜钱是我该做的事情,这样,我正好一直没动用今年的年假,等我过几天请个年假帮你看看铜钱?”
王忆说道:“行,我给你鉴定费……”
“别说这些生分的话。”袁辉直接打断他的话,“你能找我是信任我也是给我面子,我能帮上忙就行。”
“另外你得等我打个电话,你先吃着,我给交警上的朋友打个电话,说一下晚上的事,看看能不能去申诉一下。”
王忆问道:“这也能行?”
袁辉说道:“试试呗,反正有朋友关系。”
他说这话的目的不是为了去给自己消除超速违法记录,市区内超速不多只是扣分罚款,对他来说不是大事,他这么说的目的是侧面向王忆表示:
咱朋友多人脉广!
钟世平给王忆端上烤肉和啤酒,冲他挤挤眼:“王总又做成大生意了?”
王忆失魂落魄的说道:“钟哥你别刺激我,我这次走眼了,损失惨重!”
钟世平疑惑的问:“你开玩笑吧?”
王忆说道:“不信你等袁老师回来你问他——我看到了一枚邮票,也在网上看到了新闻,说是价值五千万人民币,激动之下我就买了!”
“结果他妈连五十万都卖不成,能卖十五万已经算不错了!”
一听这话钟世平大惊:“我草,那你花多少钱买的?”
王忆指了指对面的别墅区,故作有气无力的架势说:“砸了里面一套好别墅进去。”
“千万?”
“不到,但也接近。”
钟世平没有继续烦他,直接带走啤酒说:“我给你换一桶德棍的白啤,虽然在海关耽搁了几天不那么新鲜了,不过口感很好。”
委托了军邮票也把铜钱的事做了安排,王忆吃饱喝足一抹嘴巴回到82年。
他去码头一看,天涯三号已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