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孩问:“爸,啥是八一面?”
听到这话一些上年纪的人就笑了:“现在没有八一面的说法了?都是富强粉、头等粉是不是?”
“肯定是,八一面、九二米,这都是多少年的说法了?”
“50年的是不是?《青年报》上说的,《人人都吃九二米、八一面》?是不是?当时队里就三份报纸,《人民日报》、《青年报》、《江南日报》,我还记得呢。”
王向红摘下烟袋杆说道:“你们唠叨一顿也没有说啥是八一面、啥是九二米的。”
“100公斤糙米磨出92公斤白米就是九二米,100公斤小麦碾磨出81公斤的面粉就是八一面!”
“确实是50年宣传的,当时说八一面和九二米是最合理想的标准粮食,还要求青年们思想开化,积极协助政府向社会进行宣传,说明它们对节省粮食消耗、增进身体健康的作用来着……”
------题外话------
碰上点事,我姐来看我,订了个民宿,结果临时要加价——看我姐是外地人欺负人,把我气够呛,去了一顿怼!耽误了时间,实在抱歉,现在还生气呢,怎么有人做买卖这样欺负人,!
然后他对孙征南招招手,让孙征南把登记表拿过来,对着登记表给学生们发花生。
小铁锅一次炒不下几斤花生,所以学生们只能一颗一颗的分。
不过还好,其他小铁锅的花生火候也差不多了,这边领完了去下个小铁锅排队,总之一圈转下来便又有一口小铁锅里的花生熟了。
学生们捏开花生壳吃炒熟的花生仁。
热乎乎的花生仁不太脆,但温度之下它有着异样的粮食香,学生们嚼在嘴里舍不得咽下去,一个劲的笑:“真香呀。”
“对,比鸡肉还要香,花生真好。”
“煮的花生也好吃,我跟我娘去姨姥家还海账,他们家就煮花生给我们吃了。”
王忆听到这话便笑道:“那明天中午给你们吃煮花生米配馒头。”
可惜队里没有芹菜,不过用点菜梗也行吧。
八口小铁锅有七口用来炒花生,最后一锅是炒板栗,板栗现在也熟了。
王忆用漏勺捞出来,趁着热乎让王丑猫给寿星爷他们送过去。
秋高气爽、秋风猎猎,这时候喝一口热茶水吃一口甜板栗,真是生活乐无忧。
花生就不用送了,老人们剩不下几颗牙,绵软的板栗比硬脆的花生对他们要更友好一些。
王向红和销售队分其他的板栗,销售员们下意识就想去含着板栗舔舔皮。
上面有糖!
王忆说道:“这跟酱炒海螺、腌海螺不一样,外壳没什么东西,直接吃板栗吧。”
板栗开口爆炒后变得便于挖出来了,他剥出一个板栗塞进嘴里。
味道还挺好的。
甜滋味很清晰。
王向红看向其他销售员连连点头:“嗯嗯,好吃,这属于茶食了,喝茶吃这个最好了。”
王东喜还在琢磨他的劳保手套:“王老师,手套呢?”
王忆去门市部从柜台下拖出个箱子,一人一副手套发出去,也给王向红发了一副。
王向红不要,又把手套给塞了回去:“我天天坐办公室,要这东西做什么?它们在我手里浪费了,留着卖给社员们吧。”
“正好天冷了,现在强劳力出海去摇橹放网的冻手,要是有一副手套那会舒坦很多。”
王忆说道:“行,我这次托人买的手套还挺多的,社员们有需要过来买就行了,我成本价往外出售。”
这次真是成本价出售了。
劳保手套批发很便宜,普通的线状手套只要三四毛钱一副,王忆买的是电木颗粒手套更贵一些,一副要六毛。
但这在社员们的可接受范围内。
王新钊过来塞给王向红几颗炒花生,王向红乐呵呵的剥开尝了尝,赞叹道:“香啊,真是没什么比炒花生更能香嘴巴的了。”
“我爹的巴掌啊。”王状元从手里拿的书上抬起头,“他的巴掌可香了,不信的话让他给你们来两个嘴巴子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