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快中午头的时候,姚当兵领着一位头发花白、满脸沧桑的中老年人进入餐厅。
这人穿着一身笔挺西装和黑皮鞋,手持文明棍,确实颇有几分富豪侨胞的风采。
正主来了,王忆便让厨师和厨工暂时离开厨房,他关上窗户拉上帘子,进入时空屋去拿了一盒史地生清鸡汤出来。
葱花干爆锅,清鸡汤当汤底,加入厨师做好的面条开始煮。
这时候他去打开了房门,让厨师和厨工们继续忙活,毕竟这会是饭点,餐厅里还是挺忙活的。
面条煮熟。
香气扑鼻。
面条要出锅的时候,厨师建议道:“撒上点碎葱叶吧,味道更好。”
王忆摇摇头笑道:“用不着那更好的味道,成不成,就看这锅面了。”
他将面和汤倒入外岛以前常用的大海碗里,给那侨商端送上去。
侨商看了看碗里的汤水,看到没有油花后点点头说:“嗯,看起来还挺好。”
姚当兵随手拿了一副筷子递给他,他夹起面条吹了吹送入嘴里慢慢咀嚼起来。
很快,他的脸上露出笑容,一手扶住海碗一手开始挥舞筷子,西里呼噜吃了起来!,!
过去的野路子,不属于正规军,人家看不上我,专门给我安排麻烦事。”
“相比之下还是在供销公司时候更舒坦,同事们其乐融融,徐经理为人正气讲原则……算了,不说了,没什么好说的。”
他脸上露出了一股疲惫之色。
显然新单位的工作让他深感不如意。
王忆拍拍他肩膀安慰他说道:“如果在新单位干的不舒坦,那就回老单位吧。人生在世所求不过是一个舒坦,没必要过于勉强自己。”
姚当兵咬咬牙说道:“我有想过这回事,也跟我老同事谈过这想法,但我觉得我不能就这么回去!”
“当初我离开供销公司的时候,是从事业单位进政府机构,公司特意给我搞了一场欢送会,舞龙舞狮放鞭炮,都为我感到骄傲。”
“现在我要是灰溜溜的回去,那这算什么事?我们徐经理是部队转业的干部,最讨厌打败仗和当逃兵,我不能当逃兵,即使要回供销公司,我也要光明正大的回去!”
王忆问道:“怎么个光明正大的法子?我找人给你弄两面牌匾,一面写光明、一面写正大,你跟着这两面牌匾回去,行不行?”
姚当兵笑道:“哈哈,那肯定不行,我要把我在侨联会的工作完美完成,然后再申请调回供销公司。”
“到时候我要告诉所有人,我、姚当兵、徐经理手下的得力干将不是吃素的,我不是混不下去了才回到旧单位,我是在新单位出色完成了工作,主动要求回到老单位去为人民服务!”
王忆问道:“那你到底是遇到什么麻烦了?你们侨联会能有什么麻烦?”
姚当兵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就隐去了。
他悻悻然的说:“侨联会的工作是跟归国侨胞相关,有些侨胞当初是被赶出去的,也有些人是在国内过不下去了,偷偷去了国外。”
“如今他们回到家乡,唉,心里有怨气呀,很不好打交道。”
“可是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他们的外汇和投资来帮忙,从省里到县里都要求我们好好招待人家,平息他们的怨气,团结他们的力量,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这活不好干,好干轮不到我,最后分到我手里的净是一些让人头疼的坏事!”
“拿我手里现在最难的一桩事来说吧,王老师你还记不记得上次我说过有个华侨回到咱县里,心里一直对老家的地瓜面面条念念不忘?”
王忆说道:“记得。”
他其实早忘了,只是他觉得现在姚当兵需要倾诉,于是就顺着他的话题往下说。
果然,姚当兵这边抱怨起来:“这个人本来也是你们外岛渔家人,是大鱼岛人家,大约是解放前夕吧,他吃不上饭跟着人出国去做工,去了李家坡,后来留在那里了。”
“李家坡跟咱翁洲差不多,是个大海岛,不过格外大,他靠着在家乡练出来的捕鱼本事在李家坡发家致富办起了大渔场。”
“现在改革开放了,他年纪也大了,凡事讲究叶落归根,他想念家乡便回来了,回来后他什么也不想吃,就想吃地瓜面面条,说是以前他馋了他娘就给他做地瓜面面条。”
“我们单位发动了县里的好厨师给他做地瓜面面条,结果他吃了一碗又一碗,每次都是只吃一口,然后就说不是那个味儿,就不吃了!”
“这真是极大的浪费呀,大大的浪费地瓜面也浪费我们人力物力和精力!”
听着他的抱怨声,王忆倒是隐约记起了这件事,问道:“我记得你上次提起这事的时候是三四个月前了吧?三四个月了,你们一直给这人做面条?”
姚当兵说道:“对,是三四个月前,但他没有一直待在咱们县里,前面去各省市考察投资项目来着,这个月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