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我在1982有个家 > 455 关于家关于未来月底求月票哈(第5页)

455 关于家关于未来月底求月票哈(第5页)

但普洱茶饼鉴定真假不能光靠看一个包装纸。

肖长贵是茶行的专家,可是对于这些珍藏古董级的普洱茶饼真假的识别却不是很懂行。

他能看个七七八八,再多的保证就不敢下了。

而这种珍藏古董级的茗茶价值过多,就跟鉴别古董一样,没有足够的把握他不敢接手。

鉴赏过这面55年的宋聘号青饼普洱茶,他又打开了一个盒子拿出一块茶饼。

“五十年代的甲级蓝印青饼啊,王总你真是收到了好东西。”肖长贵忍不住惊叹道。

他翻看着这枚茶饼说道:“你们看这茶叶,距今多少年了?七十年了!这茶叶保存的真好,金黄油亮、品相甚佳啊!”

“再闻一闻这个香气。”他用手在茶饼上扇了扇,脸上露出陶醉之色,“好味道!”

“七十年的陈化,真是与众不同!而且这个品质保持的十分稳定,肯定是大师典藏!”

钟世平看看这有些破烂的包装问道:“这茶叶保持七十年,味道还没有跑光?真的假的?你们这些炒茶的为了赚钱真是什么瞎话也能说!”

肖长贵听到这话哈哈大笑:“你说这茶叶价值是炒出来的,我对此不说什么,这个行业、这些东西,懂的都懂,无需多言。”

“可是你说这茶叶味道都跑光了?那就是外行话了!”

“中国茶叶品种千千百百,为什么都是炒普洱茶不炒其他的茶呢?因为普洱茶很独特,它在包装珍藏之后可以进行后发酵,放在茶行这叫二次生命转化!”

“这点很神奇,发酵的普洱茶会比新茶味道更好,它们真的会在仓储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因此对于普洱茶来说,除了原料与加工工艺外,决定一款好茶的要素还来源于它的仓储环境。”

他拿起这块蓝印青饼给众人闻了闻:“七十年了,普洱茶要是收藏不好确实就坏掉了,这茶饼还能保持如此香味,足以说明它收藏环境之优秀,肯定是被珍藏的!”

王忆估摸着这些茶饼确实被好好收藏了但没有被珍藏。

为什么香味还很好呢?估计是因为这茶叶实际上只发酵了三十年,时间和环境达成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

反而让这茶叶在寻常的保存环境下保存个七十年,估计它的发酵过程会被破坏,到时候一文不值。

连着打开五个盒子,肖长贵惊叹五声。

等他打开最后的第六个盒子,看到这茶饼后一下子坐下了!

钟世平磕着瓜子问:“咋了?被吓到了?这是什么宝贝?价值连城吗?”

肖长贵说道:“前面五块茶饼的价值我都不敢确定,但这一块我能确定!”

“这是干利贞宋聘号青饼!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东西,距今真是整整一百年了!这是世纪茗茶!”

钟世平跟着倒吸凉气:“呵,一百年的东西?这是老古董茶叶?不对,这不是茶叶,这是茶爷爷!”

肖长贵急忙点头:“真可以说是茶爷爷了,老钟你不懂这个宋聘号,它是普洱茶里的金字招牌!”

“这招牌在清末就亮起来了,它们以茶魁之名闻于四方,当时就是世人公认的普洱茶品中的极品,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它是茶饼是普洱茶业中的劳斯莱斯!”

“那你说的干利贞啥意思?”钟世平好奇问道。

肖长贵扶着盒子看着里面的茶饼,说道:“宋聘号茶庄是成立于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它专注于普洱茶的制作和销售。民国初年与另一家大茶行干利贞号联姻合并了。”

“合并之后的名字就叫干利贞宋聘号!”

“宋聘号普洱茶数量罕有,身价每年攀升,这世纪茶饼价值真是海了去了!”

一直没有乱开口的邱大年听到这话忍不住插口问道:“价值连城?几千万吗?”

肖长贵笑道:“你小伙子心还挺野,开口就是几千万!”

“这茶饼在19年出现过,出现在东瀛中央拍卖公司,当时一筒普洱茶以约合人民币115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当时的价格纪录,成为普洱茶王!”

“一千万也算几千万。”钟世平帮邱大年说话,“所以小伙子人家心不野,人家是有眼光。”

肖长贵白了他一眼说道:“我说的一筒普洱茶拍出了1150万,而一筒茶饼是七块,折合成每一块的话大约是170万左右吧。”

王忆点点头说道:“价格不低。”

肖长贵吃惊的看着他:“王总你真是做大生意的人,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呀!”

“这是曾经的普洱茶王,直到今年有跟它同时代的20年代福元昌圆饼普洱茶出现才打破它保持的价格纪录!”

钟世平好奇的问道:“新茶王是多少钱?”

肖长贵说道:“同样是一筒七片装,福元昌圆饼在港岛春拍拍出了2632万元港币的天价,当时折合每片茶大约317万元人民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