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闭目,微微点头。
女子面露恳求:“方丈,我今日来此,想求你一事。”
慧空方丈眉宇沉静,并无一丝异色,女子知道方丈心中已经料到她前来所求何事。
方丈缓缓睁开眼:“她们之间缘分未尽,施主为何不让她们见面?”
她垂眸,眼底泛起苦涩:“对不起,这是我的私心,若有一日她要怪我,那便怪吧。”
慧空方丈没有任何反应,仿佛殿中的神佛法相,无悲无喜,无爱无恨,无欲无求。
女子请求道:“还请方丈替我隐瞒此事,莫要对瑶卿说。”
慧空方丈从容地捻起佛珠,心中空明:“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是你们之间的因果,贫僧无权干涉,亦不会干涉。”
慧空是得道高僧,不会掺手他人因果,是她心生执念,才会担心方丈露了风声,她心生惭愧,双手合十,心怀虔诚:“多谢方丈。”
“施主。”慧空捻佛珠的动作停下,“诸法从缘生,还从因缘灭。”
女子点头,踏步离去了,去时,替方丈掩好两边木门,门快合上之际,风乍起,女子向禅房望去,烛火依旧静静燃烧,不依风动,她关上门走出院落。
脚步踏过细碎落叶,夜更深,声更寂,蓦地,木鱼声再次在夜风中浮起,一声一声,柔缓而规律。声音过处,夜色似乎也波动起来,如同水面被小石子击中,漾开一圈圈波纹。
敲打木鱼的人闭目端坐,心无一物,一声一声,如同指引,如同陪伴,如同启示。
诸法从缘生,还从因缘灭。
她想起慧空法师对她的提点,方丈这是在告诉她,万物依因缘而生灭,强行逆缘而行终是徒劳,顺应因缘,即是智慧。
她一边沉思,一边走回自己的禅房。
房内很黑,没有点灯,她摸索着走到木桌前,摸黑为自己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随后,将桌上的油灯点燃。
自进门起,屋内一直静悄悄的,没有声响,她举了灯,在屋内巡了一圈,发现原先喜欢藏在屋角的人竟不在。
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有了不祥预感。
她去哪了?
……
夜里,回廊中弥散着馥郁清香,一群人伴月而归,他们先将阿依吐露送回了房,陆逾明没收了她的酒,怕她在房中偷偷喝。
阿依吐露道:“你也太不相信我了,陆逾明!”
陆逾明温和道:“臣自然相信公主,只不过以防万一罢了,万一公主错将酒当做了茶,无意铸错,有损公主的福德。”
阿依吐露讲不过他:“我困了,你们也早些回去休息吧。”
她将门合上。
陆逾明与他们的住宿之地全不在一处,便也先道了别,与他们朝不同方向走去了。
水光潋滟,微波荡漾。
沈瑶卿走着,向身边的卢淮景问道:“他们二人认识很久了?”
阿依吐露来京城不满两月,平日里也是不出深宫,应与陆逾明见不了几次面,可观二人的相处,不似君臣,而似朋友。
卢淮景笑了笑:“竟连你也看出来了?”
“他们早在三年前便相识了。”他抬头看天,仿佛看到了三年前的月亮,月亮照耀着茫茫大漠,陆逾明就是为了到大漠中寻自己才遇见了阿依吐露。
突然,背后传来脚步声,声音很轻很轻。
沈瑶卿转头看去,发现一道黑影闪过,凝神去看时,身后空空荡荡。
二人对视,眼神示意对方。
有人在背后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