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比赛前他根本不上网,而且在他的带动下,意大利全队球员们也都舍弃了社交媒体,集体把手机束之高阁。
宝贵的几天合练时间,要用在刀刃上。人家林悄不是意大利人,都愿意为意大利不玩手机,我们意大利人的爱国情怀,难道连一个手机都比不上吗!
意大利队上下不仅训练状态被林悄带动了起来,而且他们的表现也货真价实、肉眼可见地一个比一天更好。
依然有人夜里做梦,梦到在和林悄踢球。但是这样的梦现在做就不奇怪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而当他们在白天训练时无意中用出了梦里依稀留下点印象的配合时,也不会再诧异,而是窃喜更多。
连做梦都能帮球队进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加图索看着球队训练,陷入沉思。
他昨晚梦见自己带队踢了以色列一个9:0。
这是否有点太过分了?
听说梦是反的,完了,他们该不会被以色列9:0吧?
不不不,这绝不可能,他一直关注着意大利队,这已经是上一次欧洲杯冠军之后,他见到的最团结的意大利。
团结的队伍不会被打垮,团结是所有冠军球队的基石。
只是加图索自己也不明白,这种团结是怎么来的?原本以为林悄加入,队内也有一些人可能会不欢迎他,至少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加图索早已做好准备,一旦有这样的人,哪怕是之前的中场大核巴雷拉,他都照样把他拿下,当作给所有人看的榜样。
不过,事情和他想的不太一样。
或许是现在这批球员都非常年轻,接受能力比较强,球队中没有一个人对这位风光无限的“归化球员”的存在有任何异议。
顶多也就是i人和e人的区别,总有些i人不善于交际,别人冲上去和林悄打招呼、聊天、扎堆的时候,i人们依然倾向于选择一个人待着。
但林悄总体上也算得上一个i人,而i人和i人之间又往往有种莫名的相互吸引的气场。于是就看到去淋浴前,e人球员们脱下衣服,眼神不着痕迹地在Lin的身上扫过,无声地比较着新来的家伙和自己的身材与体格时,i人球员们非礼勿视,并在不得不撞上视线时交换一个社恐的微笑。
于是在加图索眼中:他和每个人都相处得那么愉快,这真是不可思议,似乎也不用我再做什么了……
加图索得知自己要接手意大利的时候非常的不安,正如大众所揶揄的那样,他确实是因为“太爱国了来背锅的”。当他知道林悄加入之后,着实亢奋了一阵;看到球队表现远超自己预期之后,就像当初的阿莫林一样每天笑得合不拢嘴,去开记者会之前还得先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大笑一会,才能装出一副严肃而心事重重的样子,仿佛球队状态堪忧,他马上要引咎辞职了。
然而,他很快又不安起来,可以说是用短短一周的速度走完了阿莫林几个月的心路历程——
球队很好,就是好像用不着我。
球员们自己就会踢球,Lin就好像一个神奇的无线路由器一样,靠近他一定范围内,球员们就会连上林氏WiFi,然后无论训练积极性还是默契度都上升一大截。
相比之下他这个在场边站了半天都没人发现他的新科教练真的显得很失败。
但他调理得也非常快,尤其是一次在梦里他直接带着意大利拿下了欧洲杯——姑且不论他怎么这么能做梦——这个完整的赛季直接治愈了他。
他记得自己似乎还在梦里从Lin那里学到了一些理论,来自中国古老的哲学书。
而醒来的时候就记住了一句无为而治。
他尝试性地上网查了查,发现居然真的有这句话,意思是自己啥也不用干,顺应着自然规律,球队就能自然而然地成功。那何乐而不为呢?他又为什么要苦恼呢?
这个梦有些蹊跷,加图索觉得应该还是白天的时候无意间听到Lin说了这句话,他当时没有在意,但潜意识记住了,然后在梦里还原了出来。
无论如何,他还是从中国哲学中获得了启发,整个人豁然开朗。
很快迎来了客战以色列的比赛,意大利队的首发没有任何变化,而对手使用这样的明牌,情报灵通的以色列显然猜到了,他们把一名速度较快的中场球员后撤,采用和爱沙尼亚一样的策略,专门跟着林悄,再让后卫时刻注意林悄和球的位置。
同时,他们从比赛开始就显露出坚决的防守意志,又有些像阿森纳对曼联那一场当林悄不在场时使用的战术。
“看来,以色列比起进球,更多的是不想失球,这是上一场意大利对阵爱沙尼亚的比赛带来的经验吗?”
“但爱沙尼亚看死林悄的战术和其他几十支球队一样没有奏效,阿森纳对曼联祭出的铁桶阵最后也还是被对手攻破,同时吸取两个失败者的教训,并且合二为一,能够让以色列取得成功吗?”
以色列过去的优势在于中场,但是意大利中场水平也不差,上一场和爱沙尼亚的比赛中,意大利人更是表现出惊人的默契度,无论长传短传都配合得恰到好处。大概就是这一场比赛作为案例,让以色列主帅兰本希蒙认为,比拼中场球队没有获胜的希望,于是他们直接改变了战术,以绝对的下位心态来面对这支意大利。
“本希蒙是一位非常果断的主教练,从双方历史战绩来看,意大利确实占据很大的优势,但从本届世预赛的表现看,以色列的排名暂时还在意大利前面呢。这让人们不禁要问,本希蒙是否仅仅因为几天前那场比赛便被吓破了胆,以以色列和意大利的实力差距,真的需要从比赛的第一分钟就采取如此保守的策略吗?”
攻破铁桶阵是永恒的难题,至少在开局阶段,你拿铁桶阵没有什么法子可解。
但整个上半场,意大利也并没有因此就选择在中后场倒脚,陷入和对手的消耗战。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一次次尝试接近对手的球门,那么铁桶总会在慌乱中露出缝隙。
在这个过程中,意大利也要防备对手的反击。以色列放弃控球,打的就是这个主意。第四十三分钟,佩雷斯和阿布法尼包夹断下了托纳利的球,随即一**到前场,然而以色列即使是顶在最前面的比顿,都离禁区还有老长一截距离,多纳努马果断出击,提前半步牢牢将球抱在怀里,化解了这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