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世通公司对于拥有自己的卫星通信网络的追求从未停歇,而华声通讯公司显然是一个绝佳的并购对象。
同样的对于黄奕华来说,世通公司也是他垂涎不已的一块肥肉。
因为他非常清楚未来的手机和电脑的用户,远远超过现在的固定电话用户。
电信领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但美国的电信领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许多方面都受到联邦通信委员会的限制。
因此黄奕华想要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一家现有的电信公司,而不是自己去另起炉灶。
黄奕华心中最理想的合作对象自然是贝尔公司,这家公司在经历了九十年代辉煌的后陷入衰落,但目前依旧是全美第一大电信运营商。
相比之下规模要小许多的世通公司才是更好的选择。
原时空中,世通在九十年代也曾一度发展成为全美第二大电信公司,只不过在2003年因会计丑闻事件破产。
在2006年1月被Verizon以76亿美金收购。
但现在的世通却是一家欣欣向荣、正在快速成长的朝阳公司。
它是全美第一家部署单模光纤电缆的公司,早在1984年就建成了连接纽约和华盛顿的中大西洋光纤系统。
光纤是接下来信息传输的主流,由此可见世通公司管理层的眼光,还是非常敏锐的。
既然双方郎情意妾、互有所求,因此华声通讯公司迅速和世通的管理展开并购的谈判。
“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词绝对是今年最流行的科技词汇之一。因为《信息高速公路》法案,通信领域也正迅速成为资本青睐的新热土。
由于之前的股灾却帮了黄奕华的大忙,世通公司的股价两天内暴跌超过33%。
大部分上市公司采取的是回购股票的方案,但世通公司这几年趁着主要竞争对手贝尔公司,因为被强行拆分而实力大损的机会,正在竭尽全力的扩张,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回购本公司的股票,这给了黄奕华可乘之机,通过多个户头吸入了世通差不多11%的股份。
同时,由于股灾的原因,世通公司在股价大跌的情况下,也必须释放一些利好消息稳定投资者的情绪。
完成一项有益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并购,无疑成了一项绝佳的选择。
于是双方很快达成了最终的协议。
黄奕华以华声通讯公司的名义,以3。75亿美元的现金买下了世通公司25%的股权。
在加上之前趁着世通公司股价暴跌的机会黄奕华趁机大笔吸入了世通的股票。
所以在完成交易后,黄奕华手中实际持有的世通公司股权已经达到了36%,成为了第一大股东。
美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普遍比较分散,世通公司的情况同样如此。
公司的创始人在世通刚成立时,为了募集足够的发展资金,就向风投公司出让了大量股权。
随着世通上市后又不断配发新股来集资,让世通的股权进一步分散。
因此持股达到36%的黄奕华,实际上已经有了以控股股东身份,提出改选董事会的资格!
华声通讯公司这次入主世通通信公司,绝对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
因为这表示着黄奕华已经拥有了一家全美数一数二的电信公司,同时由于控制着一家卫星通信公司,对其降低运营成本,以及下一步业务的扩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何况这家通信公司还是负债少、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优质资产。
随着华声通讯公司入主世通公司的消息被传出,对投资者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世通的股价也应声上扬!
对于华声通讯公司的成立黄奕华非常的重视,经过一系列的并购和调整,这天,黄奕华终于召集了几个主要的公司负责人到他的办公室。
“反垄断对于at&t公司并没有造成致命性的伤害,反而更像是在为这个臃肿的巨人进行修枝剪叶!这次美国司法部拆分的重点是针对市话业务,把at&t的市内电话业务拆分成了七家公司。但新的at&t虽然不得经营市话业务,却完整的继承了老公司的长途电话业务,以及贝尔实验室的大部分资产!贝尔实验室拥有的大量通信技术专利。让at&t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at&t不但依靠强大的基础设施网络对我们进行压制,还能从我们购买at&t设备的订单中,赚取巨额的利润。这让我们在与它的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这是世通公司的ceo海德·沃克,在向黄奕华谈到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时,不由皱了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