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平整的校服有胸位置,写著小小的三字,陈驰刚好认识:
少体校—。—·
原来是敌人!
“哼。”陈驰立场坚定,发出一个不爽的声音。
王婷婷立马问道:“干嘛啊?”
语气很不对劲,一点都不凶,反倒带著几分撒娇。
陈驰却只道:“明天贏给你看。”
王婷婷看著陈驰认真的样子,扑一下,又笑了出来:“你好正经啊,
这么认真干什么,我就是隨便说说嘛!”
“你看你,比赛的事情,哪有隨便说的?一点运动员必胜的信念都没有王志军又对王婷婷数落起来。
王婷婷理都不理,反而对王志军做个鬼脸。
王志军无奈地摇摇头,然后就朝站在远处的张建华走去。
张建华这边的工作还没结束,陈驰和少体校的比赛结束得飞快,馆內却还有另外几支队伍依然打得十分胶著。对於这个八强的名次,只要还有一线希望,走到这一步的队伍都不会轻易让出。毕竟进了八强,就能拿奖状和证书,明天也能出席赛后的颁奖礼。
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还是挺期待能有个结果的。
拿不到冠军,好歹也拿个安慰奖。
不像某些摆烂的队伍,纯粹就是过来走个过场,浪费车钱又浪费饭钱,
学生们莫名其妙在学校內部训练几个月,最终获得的,也不过就是在校內同学面前,装一次“我是校队”的逼,相当自欺欺人。
“你那边好了?”张建华无聊地看著眼前的慢节奏比赛,见到王志军走过来,开口问道。
王志军点点头,说道:“少体校冠军,市一小亚军。”
“每年都一样。”张建华淡淡道,“全市一共也没几支小学的女子队伍。”
王志军附和道:“初高中不也一样嘛。”
张建华笑道:“那我寧可初高中一支队伍也没有,小学的队伍再给我翻一倍。”
王志军当然能听懂张建华的意思。
小学的队伍,才是真正的人才梯队储备。
一般孩子到了初高中,就算天赋不错的,最多也就打个业余比赛。想走专业路线,肯定为时太晚了。毕竟省队的入队年龄,通常就在12岁到14岁这个区间內,最多不会超过16岁。而16岁的小孩,如果摸不到国家队的边,那也说明天赋无非也就如此。
专业运动员的生涯,其实是非常匆忙的。
只有像陈驰这样,八岁就显露出惊天水平,自己摸索著打两个月,就能把国青队摁地上摩擦的孩子,才有资格在这一行里获得“年纪还小、时间还够、未来可期”的评价。就连楚欣然,现在顶多也就是个“嗯,还行,可以”的程度。
至於马洋之流,那就顶多是个“哦”了一一而马洋的资质,用王志军的评价体系来看,至少也已经是个百万里挑一的孩子。可在竞技体育里,百万里挑一,也是炮灰。
“陈驰那边,他们学校领导同意了是吧?”张建华这时远远地看了眼陈驰,问王志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