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解释额叶在哪里,但他注意到孩子母亲隨著他的解释而不断点头,显示是听懂了。
沈默微微侧身,接著说道:“有一个好消息是,这个区域和大小的病灶,以我的经验来看,正常情况下应该不会让小孩有头晕的症状。
“所以啊,她之前那些不舒服,未必就是肿瘤闹的——
“医生,那您的意思是——这个不是肿瘤?”孩子母亲听了,眼晴瞬间亮了起来,连忙问道。
沈默轻轻摇了摇头,保守道:“这个现在还不好说。对於儿童来说,最常见的就是低级別胶质瘤,这种肿瘤生长相对缓慢,预后情况通常还不错。”
“在ct上,它大多表现为边界不太清楚、密度不均匀,而且强化不明显的病灶。”
“儿童的病灶更不典型。”
“而您姑娘的ct片子,我认为,某些特徵还是很符合低级別胶质瘤表现的。”
“因此不能排除。”
顿了顿,他轻抚下巴,继续说道:“这样吧,要是让我提建议的话,我觉得可以先做个活检,做个小穿刺,这样就能明確诊断了。”
“不不不,我明白您的意思,”孩子母亲忽然抬手打断道,“可是医生,其实您说的这些我大概了解过。我就想问问,这种情况,我们能不能先观察观察?毕竟活检也太危险了吧!”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桐桐的病灶,过了三个月再复查,到时候变大了,我们再把它当肿瘤直接切除了,这样可以吗?”
沈默听出了对方早有准备,看来对於颅脑肿瘤,这位母亲多少查过一些资料。
不过这些资料对於普通老百姓来说,既多又杂,她们也往往只是一知半解。
沈默耐心解释道:“是这样的,对於医生看病来说呢,第一步还是明確诊断。”
“我举个例子,如果三个月后,复查ct,还是这种不典型的云雾状影像,也就是病灶的范围更大了。”
“到时候,你真的下得了决心直接手术切除吗?”
“然后如果切除了,最后发现不是肿瘤,那孩子不就白挨这一刀了。我们做医生的会觉得对不起孩子,您作为父母,心里肯定也会后悔不已啊!”
“再者说沈默又补充道:“即便是胶质细胞瘤,也分很多种类型。我们可以根据病理情况做一些基因方面的检查。”
“有些肿瘤,它本身是很惰性的,即使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处理,它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五十多岁的老阿姨,她三十多岁就发现了颅內占位,一直没当回事,也没处理。直到现在医学发展了,技术成熟了,她又开始担心了,才到我们医院非要做个检查。”
“於是做了穿刺,结果真是低级別胶质瘤,而且最稳定那种。”
“当时我们神经外科的主任就说,这种肿瘤,今后完全没必要理它,只要没有明显变化,完全可以当它不存在,定期复查就行—。。”
孩子母亲听后,恍然大悟般地点点头。
但她又有些犹豫,將目光投向恭有良,想听听他的意见。
恭有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却並不说话,只是轻轻朝她点了点头。
他心里实际上想著:沈默这小子都把我的话说完了,我还说啥?
而且他哪里积累的这么多经验?起码都有我二十年的从医水平了。
简直太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