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靠在旁边的课桌旁,手里捏着张草稿纸,无奈地瞥了宋子涵一眼:“就你赌瘾大,刚才还说要赌招娣会不会带糖。”
“就你话多。”夏招娣笑着把粉笔盒往讲台上一放,打开盖子——红的像小苹果,黄的像橘子瓣,蓝的像天空色,摆得整整齐齐,“这是我跟美术老师借的,颜色亮,涂出来效果好。”
苏柠赶紧递过一瓶拧开瓶盖的矿泉水:“先喝点水,跑这么快,脸都红了。我们刚才商量了,左边的齿轮你负责画细节,右边的工人形象我和江念打了草稿,你看看行不行。”说着把一张画满线条的纸递过去,上面的工人轮廓虽然简单,却标好了“安全帽要画蓝色”“铁锹柄要画棕色”的小字。
江念也凑过来,补充道:“我查了资料,建筑工人的安全帽颜色有讲究,蓝色是技术人员,黄色是普通工人,别画混了。”
“行!想得还挺细!”夏招娣接过草稿纸,踮起脚在黑板上比划了两下,拿起白色粉笔就开始勾轮廓。
宋子涵凑到旁边,盯着她的手看了半天,好奇地问:“招娣,你这手怎么这么稳啊?我上次画个太阳,都能歪成煎蛋。”说着还抢过一支粉色粉笔,在黑板角落画了个小人,脑袋画得比身体还大,胳膊歪歪扭扭像两根面条,逗得苏柠“噗嗤”笑出声。
“宋子涵,你这是画外星人吧?”
夏招娣也忍不住笑,手里的粉笔却没停:“你这抽象派风格,跟劳动主题可不搭。”
“你还是别添乱了。”江念伸手把宋子涵手里的粉笔抽走,往他怀里塞了块黑板擦。
“去把讲台收拾干净,一会儿招娣掉的粉笔头好捡,别踩碎了粘在鞋底。”
宋子涵不情不愿地抱着黑板擦,还不忘嘴硬:“我这是艺术!你们不懂!”一边说一边蹲下来捡地上的粉笔头,捡着捡着突然眼睛一亮:“哎!招娣,要不咱们在工人旁边画只小狗吧?就画个吐舌头的,显得热闹!”
“别瞎出主意。”江念无奈地敲了敲他的脑袋,“主题是劳动,画小狗算怎么回事?”
苏柠却笑着附和:“其实画个小太阳不错!放在左上角,画个笑脸的,暖洋洋的,还能照亮整个黑板。”
夏招娣拿着粉笔在黑板上虚画了个圈,点头:“可以!卡通太阳好看,还能跟齿轮的金属感中和一下,不那么单调。”
宋子涵立马凑过来邀功:“是我先提的加东西!算我一份功劳!”
四人忙得热火朝天,宋子涵一会儿给夏招娣递黄色粉笔,一会儿给苏柠递尺子,轮到江念写标题时,他还在旁边捣乱,故意用变调的声音念:“‘劳动最光荣’——江念,你写的字太板正了,加点波浪线呗!”惹得江念伸手拍了他一下,他才笑着躲到一边。
等忙到快上晚自习,黑板终于有了模样:左边的金色齿轮闪着光,每一个齿都描了亮边;右边的工人扛着铁锹,蓝色安全帽格外精神;左上角的卡通太阳咧着嘴,旁边还飘着两朵小云彩。
夏招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往后退了两步看整体效果,满意地笑了:“差不多了,明天再把标语的颜色涂了,写上年月日就行。”
宋子涵凑过来,夸张地鼓起掌:“大神就是大神!这画得比画册还好看!21班这次肯定能摆脱倒数!”
接下来的两天,四人每天都留到很晚。夏招娣蹲在椅子上涂齿轮的阴影,苏柠和江念站在旁边写粉笔字,宋子涵则承包了“气氛组”——一会儿哼跑调的《劳动最光荣》,一会儿学宿舍阿姨查寝的语气喊“快关灯啦”,惹得三人哭笑不得,原本枯燥的涂涂画画,倒变得格外热闹。
终于到了黑板报评比那天,老师带着评委走进21班,刚进门就被满黑板的画吸引,连连点头:“这画得真不错,主题突出,颜色也好看。”
夏招娣站在教室后排,心里悄悄捏了把汗——既盼着21班能有好成绩,又忍不住惦记自己班的黑板报。
等广播里念结果时,夏招娣的耳朵都竖了起来。当听到“22班第一名”时,她瞬间松了口气,嘴角忍不住往上扬——还好自己班是第一!虽然帮21班忙得开心,但自家班级的荣誉,还是得放在第一位。
旁边的苏柠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厉害啊,你们班又是第一!我们班拿了第二,也多亏了你!”
宋子涵也凑过来:“招娣,下次再有黑板报,还找你帮忙!到时候我请你喝奶茶!”
夏招娣笑着点头,心里甜滋滋的——帮朋友的忙很开心,自己班拿第一更开心,这大概就是最棒的结果了。
清晨的宿舍还裹在淡青色的晨光里,其他床位的同学还埋在被子里呼吸均匀,夏招娣已经轻手轻脚坐起身。
她动作放得极慢,像怕惊扰了空气似的,借着窗帘缝漏进来的一缕微光,从枕头下摸出巴掌大的小镜子和装着化妆品的小袋子——每天早起三十分钟描眉涂唇,再把床铺叠得方方正正,连枕套的边角都要捋平,这是她坚持了大半年的习惯。
指尖刚把口红旋出一小截,宿舍门“吱呀”一声被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