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剑三】盛唐 > 第十一章(第1页)

第十一章(第1页)

在这天晚上,李思怡半夜躲在自己房间的柜子和床形成的死角里,转圈转的头晕眼花,终于把名动四方给转亮了,可惜的是跟着需要点亮的图标是江海凝光(普通攻击),她看到自己头像旁边的图标,是冰心诀,她找了找,没有找到切云裳心经的地方,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切奶秀,或者她这辈子可能就单修冰心,但是她不想放弃,万一她把江海凝光点亮之后,就可以切心法了呢?或者她就算没有办法使用云裳心经,但是把心鼓弦(战斗中复活)点亮了呢?

可名动四方转圈就可以攒熟练度,江海凝光她要怎么攒熟练度啊!!!

于是红山宫的众人发现她们的小主子最近突然爱上了独处,特别喜欢在窗边发呆,最多能接受啾啾或者小酒在屋内守在最远的角落。

天知道李思怡为了攒这技能的熟练度熬干了她可怜的小脑瓜子,在窗边发呆就可以用江海凝光打过路的小鸟,她真的太难了,她只是一个三岁的小朋友,她明明应该天真无邪耀武扬威仗着年纪小为所欲为的,她天天这么熬更守夜的练技能,要瞒着亲妈就算了,东水寨也不给表示表示?

东水寨表示听到了,所以第二天李思怡例行公事般打开背包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组红色的药丸闪闪发亮,认真看了看,是玄九丸。

游戏里吃玄九丸刷怪双倍经验,不知道这里会不会加快她技能的熟练度?小朋友死马当活马医的吃了一组丸子,欣慰的看到游戏界面自己头像下面的双倍buff,溜达到窗边,看准路过的小雀儿咻的一下。

麻雀:这个红色的房子最近真可怕,我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折在了这里,今天终于轮到我了,啊——

金色的阳光照在窗边,把李思怡整个的笼罩在里面,她那些技能自带的浅粉色亮晶晶的花瓣啊光圈啊被阳光一照,若有似无的,啾啾见过多次,只当是天珠神女的神迹,只是李思怡下死令不许她外传,不然整个红山宫八层应该早就直到并且让她在李奴奴面前表演——就像你小时候在长辈面前表演诗歌背诵鹅鹅鹅一样。

江海凝光的技能在玄九丸的加持下终于熟练度满级,系统仁慈的一次性给李思怡点亮了玳玹急曲(读条攻击)和剑破虚空(瞬间攻击)两个技能,她心心念念的云裳心经心法还是不知道在哪里。

在她隔壁是李奴奴的小书房,这会子李奴奴正强撑着病体伏案疾书。她的笔迹不再似往日那般雍容端丽,而是带着一丝虚浮的急切,然而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与恳切,却穿透了纸背。

这一封将会呈递到大唐皇帝李隆基面前的遗折,她写得极其用心,字字泣血,句句含情。遗折中并没有过多赘述自己的病体,而是以一个即将离世的母亲和远嫁公主的双重身份,恳求皇帝陛下垂怜她年幼的女儿李思怡。她细数吐蕃国内大苯师对李思怡降生时神迹的宣扬,强调她身上流淌着大唐与吐蕃高贵的血脉,是连接两国友谊的特殊纽带。她请求皇帝册封李思怡为郡主,并将自己的汤沐邑——河西九曲地区,赐予思怡作为未来的封地。理由冠冕堂皇:以此彰显大唐对和亲公主后裔的恩宠,稳固吐蕃内部的亲唐势力,并可借年幼郡主之名,由大唐派遣官员辅助管理河西九曲,潜移默化中加强唐廷对这片战略要地的影响。

她也知道这份奏折递到李隆基手里,必然会引起朝堂的争论,她甚至能想象到那些文臣武将各自吹胡子瞪眼唾沫横飞——就像那年吐蕃请求大唐下嫁公主和亲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么吵的。

但她更知道,她这位名义上的皇兄雄才大略,对边疆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用一个虚衔和一片本就名义上属于公主、实际上却屡受吐蕃侵扰的“飞地”,来换取一个介入吐蕃事务、羁縻边境的绝佳借口,这对正处开元盛世的李隆基而言,是一笔值得考虑的买卖。她在信中极尽哀婉,甚至暗示若李思怡在她离世后孤苦无依,恐被吐蕃内部敌唐势力利用,反生祸端,这无疑是戳中了帝王心中最在意的地方。

她相信她的这位皇兄会让她得偿所愿。

接着要克服的障碍,是她的夫君,目前正值壮年,在吐蕃国土上说一不二的尺带珠丹。

尺带珠丹对这位来自大唐,与自己成婚多年相敬如宾的妻子,终究还存有几分旧情,在她被那囊妃刺激吐血,卧病在床后,也多次来探望。

那一日午后,天光正好,李思怡带着啾啾和小酒在自己房间里鼓捣她的技能。

尺带珠丹又一次前来探病,茕鹿把他迎进了内室便默默的退了出去。

只见李奴奴的内室里药香弥漫,李奴奴靠在榻上,面色苍白,只有唇上的口脂,还维持着她最后的体面和风华。

“赞普,”她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我的身子,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唯一放不下的,便是帝惹。”

尺带珠丹看着眼前这个仿佛随时会碎裂的玉人儿,心中也有些怅然若失,叹道:“奴奴何必说这等丧气话,好生养着便是。帝惹是我们的女儿,又是大苯师亲口认下的天眼天珠转世,我自然会护她周全。”

李奴奴微微摇头,露出一抹凄然的笑容:“赞普的承诺,我自是信的。只是……帝惹身份特殊,她年纪太小,留在逻些,留在红山宫,目标太大。那囊家……以及其他对大唐心存芥蒂的家族,难保不会将她视作眼中钉。我实在担心,我走之后,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会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棋子,届时,不仅她自身难保,恐怕还会给赞普带来无尽的麻烦。”

尺带珠丹眉头微蹙,他并非不知国内错综复杂的局势。李奴奴的话,确实也说中了他的一些隐忧。

李奴奴观察着他的神色,继续缓缓道:“我思前想后,为帝惹,也为赞普,求一个两全之法。我已上表皇兄,恳请他为思怡赐下郡主封号,并将我的汤沐邑河西九曲赐予她。让帝惹离开逻些,前往河西九曲的公主府成长。”

“什么?”尺带珠丹有些意外,身体微微前倾,“让她去河西九曲?那里虽是你的汤沐邑,但毕竟……”

“我知道那里靠近大唐!”李奴奴接过了他的话,眼神清澈而坦荡,“赞普,正因为靠近大唐,帝惹在那里才是最安全的。她有大唐郡主的身份,又有赞普您的庇护,唐朝的皇室自然会竭力保护她的安全,以防边境生事。而在吐蕃国内,她远离了权力中心,那些虎视眈眈的家族,也会暂时放松对她的关注。这对帝惹来说,已经是眼下能想到的最好的保护。”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而且,赞普,帝惹她在河西九曲,不就是一座活着的、连接吐蕃与大唐的桥梁吗?通过她,赞普与大唐的沟通可以多一条更……更柔和的渠道。将来,无论是对内安抚亲唐部族,还是对外与大唐交涉,帝惹的存在,都可能成为赞普手中一颗灵活的棋子。这难道不比将她困在红山宫,成为一个易碎的象征,或者被他人利用的隐患,要好得多吗?”

李奴奴没有直接提及任何的政治交换,但她巧妙的描绘了一幅对尺带珠丹亦有利的图景——一个可控的、在外的“质子”,一个缓和与大唐关系的缓冲,一个能用来制衡国内势力的符号。

她将一个母亲的拳拳爱女之心,包裹在了政治权衡的外衣下,让尺带珠丹更容易接受。

尺带珠丹沉默了。他凝视着病榻上的妻子,不得不承认,即使在她生命的尽头,她依然保持着惊人的政治智慧。她为女儿铺的路,看似退让,实则以退为进,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为她的帝惹找到了一线生机,同时也给了他一个台阶,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安排。

良久,他长长的叹了口气,伸手握住李奴奴冰凉的手,语气有些复杂,“奴奴,你总是想得如此周全……罢了,就依你吧。如果唐朝的皇帝真的把河西九曲地区给了帝惹做汤沐邑,我会下令,同意她前往其汤沐邑居住成长。”

李奴奴心中一块巨石落地,强撑的力气仿佛瞬间被抽空,她反手轻轻的回握了一下尺带珠丹的手,低声道,“多谢赞普成全!”

一个月后,大唐的使臣队伍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逻些城。旌旗招展,仪仗威严,带来了大唐皇帝李隆基的册封诏书。在红山宫大堂举行的庄重的典礼上,年幼的李思怡穿着特制的郡主礼服,在众人的注视下,跪接诏书。

诏书中,皇帝陛下褒奖了金城公主为两国和平做出的贡献,感念其拳拳爱女之心,特册封其女为“金城郡主”,并准其所请,将河西九曲地区赐予金城郡主作为汤沐邑,承袭其母封邑。仪式盛大而隆重,尺带珠丹亦出席了典礼,表现出了对大唐使臣和这份册封的尊重,等于公开承认了这项安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