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大理寺的钟声刚刚敲过三下,一阵急促的鼓声便在衙门外响起。一名衙役慌慌张张地冲进来,脸色惨白。
“夜大人!宁姑娘!不好了!城南发现一具尸体,疑似……疑似邱安!”
夜惜与宁雪对视一眼,心头同时一沉。两人快步随那名衙役赶往城南。
城南的一处废弃井旁,围观的人群早已围成一圈。尸体被人用粗麻绳捆着,半浸在井边的泥水里,脸朝下,头发散乱,身上穿着邱安昨日所穿的粗布衣裳。
夜惜走近,蹲下,伸手将尸体的脸翻了过来。那张脸,赫然就是邱安!
“是他。”夜惜的声音低沉,“他死了。”
宁雪没有急着下结论,她蹲下,仔细检查尸体的口鼻、皮肤和指甲。片刻后,她抬起头,眼神凝重:“不是溺水而亡。”
“何以见得?”夜惜问。
“口鼻没有泡沫,肺部没有积水,指甲缝里没有典型的水草纤维。”宁雪解释道,“而且,他的瞳孔缩小,牙龈有轻微出血点,耳后有同样的冷香残留。和之前几名黑衣人一样,像是中了某种神经毒。”
夜惜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有人要灭口。”
“还有一点。”宁雪指了指尸体的手腕,“他的腕骨突出,指节有明显的练武痕迹。而邱安,是个太监,手无缚鸡之力。”
夜惜眯起了眼睛:“你是说……这不是邱安?”
宁雪点头:“至少,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邱安。”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这不是南书房的邱公公吗?怎么死在这儿了……”
夜惜立刻吩咐衙役:“驱散人群,封锁现场。任何人不得靠近。”
她站起身,目光在四周扫过,最后停在不远处的一堵断墙上。断墙的阴影里,有一道极浅的脚印,脚印的方向指向井边,又从井边离开,消失在巷子深处。
“他是被人从别处运来,丢在这里的。”夜惜断言,“有人想让我们以为,邱安死了。”
“目的呢?”宁雪问。
“让我们放弃对邱安的追查,或者……引我们上钩。”夜惜眼神一冷,“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不能上当。”
她转身对衙役道:“把尸体抬回大理寺验房。任何人不得对外透露消息。”
“遵命!”
回到大理寺,宁雪立刻开始了更详细的验尸。她从尸体的头发、指甲、口腔、耳道等各个部位取样,又小心地刮下死者皮肤表面的微量粉末。
夜惜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的直觉告诉她,这具“邱安”的尸体,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有什么发现?”夜惜问道。
宁雪放下手中的银针,点头道:“有。他的耳后也有那种冷香,但比阿芷和黑衣人身上的都要淡得多。这说明他可能只是接触过用过那种香的人,而不是直接使用者。”
她顿了顿,又取出一小撮粉末,放在瓷碟中,滴上清水,水面泛起一层极淡的碧色:“碧鳞粉。但纯度很低,像是从衣服上蹭下来的。”
“还有一点。”宁雪指着尸体的后颈,“这里有一个细小的针孔。针孔边缘整齐,像是某种特制的细针留下的痕迹。”
“你是说,他是被人用针注入毒物而死?”夜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