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爱意充盈、无忧无虑、可以肆意撒娇的自己。
顾知微在那样的眼神里,又或者说顾知微透过那样的眼神,不知是在看这个在爱里长大的小孩,还是在看那个从未被命运眷顾过的自己。
乔念用孩童天真的话语,揭发了乔晚舟漫长的等待。
一整个学期,一百五十多天,三千六百多个小时。
乔晚舟在等待一场雨。
顾知微的心被狠狠攥紧,又酸又胀。
那些童真的句子,很明显不是谎话。
她几乎要相信了。
乔念说乔晚舟一直在等她,顾知微就不得不相信,也不敢不相信。
她想相信“乔晚舟或许真的在等她”的可能。
在这样令人窒息的雨水里,顾知微拼命想抓住乔晚舟会爱她的可能。
母亲如果爱一个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会不会也像乔晚舟一样,长久的,在等待一场雨。
一场会把顾知微困住,等待乔晚舟来捡她回家的、大雨。
她不由自主地看向乔晚舟,带着一种近乎自救的求证。
然而乔晚舟却微微偏开了视线,目光低垂,落在顾知微那双不合脚的、显得格外空荡的拖鞋上。
顾知微清晰地捕捉到,女人白皙的耳骨,悄然晕开了一抹薄红。
乔晚舟的耳尖红了。
这场猝不及防的“会师”,显然完全打乱了乔晚舟的计划。
她精心准备的温馨开场白,预设的循序渐进,在乔念天真无邪的揭发面前,溃不成军。
乔晚舟此刻的无措,是顾知微从未见过的神情。
也许在乔晚舟构想中,这会是一个很温馨的夜晚。
饭菜的香气翻涌,在白炽灯下,是热闹的、谈论着明天天气会怎样的四个人。
如果家庭的晚餐会令人感到幸福,那餐桌上大概不会聊时政、聊新闻、聊山长水远的领导人,因为幸福是琐碎的,是不具体的,是用词语无法描述的,是会忽略的,是想不起来,但的确在欢笑声中谈论过一两句的小事。
比如聊聊明天的天气会怎样,这样无聊的小事。
是不会在宏大叙事中蹉跎的,这样无聊的小事。
乔晚舟的确注视着顾知微够久了,久到比她自己更了解顾知微对日常的渴望。
被爱收容,被这样细碎的日常、无聊的日常、普通人的日常所包围。
“明天早上会刮风,中午会下雨。”
“你要记得带伞啊,知微。”
这样无聊的小事,让她也成为一个无聊却幸福的人的小事。
——这是无数次顾知微在梦里才敢放肆想象的画面。
不再是“你要考好才能出人头地”,也不再是考差一分就会经受的冷暴力。
不是一到夏天就会烟雾缭绕的麻将桌,也不是逼迫顾知微要慎言笃行,要成为体制内坐办公桌前三岁看八十的、虚伪的牌坊和塑像。
是因为自己逃跑了吗?
所以为了捕获她,乔晚舟编造了新的地狱。
这顿晚餐,这场精心准备的收容,是一张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