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我,学渣,皮一下就变强! > 第133章 稳了(第2页)

第133章 稳了(第2页)

这个孙梓豪,怎么先写作文了?

这么搞的话,要是时间分配不好,前面的大题都做不完!

真是瞎胡闹!

你以为你是那些学霸吗?看到作文题目,可能会灵感突发,先写作文?

微微皱起眉头,葛文明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瞪了孙梓豪一眼,看到了他的作文题目——人要有家国情怀。

这个题目很一般呀,要是文章没什么新意,可得不了高分。

害,自己这是想什么呢,指望一个学渣的作文考高分,这可就有有点难为人了。

先让他写着吧,自己也帮他看着点时间,要真是时间不够了,到时候自己以报时的由头提醒他一下就行了,别光写作文,把前面的大题小题都没时间做了,毕竟前面这些基础题,才是得分的基本面啊,基本面都没了,你怎么考及格?

看孙梓豪写的还挺快,一会的时间,已经写了一段了,葛文明又把目光收回来,看向了他的卷子。

因为是倒着看的原因,孙梓豪写的字又有点潦草,葛文明看了一会,才看出第一段是写的什么内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

不错呀!

葛文明欣慰的点点头,开头这两句,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里面的两句,这两句虽然写的是杜甫思念兄弟的感情,但放在整首诗的意境之中,却又和家国情怀极为贴切!

因为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这两句在整首诗里由经转情,自然贴切,又令人回味无穷,用在这里,妙呀!

作文考的是什么?就是考的一个学生的文学素养,自己要是判卷的话,别的不说,看到这一段,肯定得先给他提五分!

孙梓豪什么时候语文这么厉害了?能写出这样的好作文?

葛文明眼睛亮了起来,他紧紧盯着孙梓豪的卷子,仔细的辨认着他写的作文。

他已经又写了一段。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

好!

葛文明忍不住在心里叫了声好,这篇作文,稳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