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之前,刘守有不提播州,魏广德是记不起有这个事儿的。
万历三大征,或许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并不清楚其中的含义,但魏广德恰巧看过这一段。
关于明朝在万历后期快速崩溃,许多人都以三大征作为明朝垮台的重要原因,认为是站在耗费了明廷财力,让他们因为经济困境逐渐放松了对辽东的掌控,从而让努尔哈赤趁机做大。
万历三大征指明万历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分别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
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代价也是巨大。
特别是两次援朝战争,大明出兵近十万,耗费粮饷无数。
其中播州之役耗时最长,也是最为奇特的一场战争,给魏广德印象有些深。
按照当时文章里的说法,播州杨氏从万历十八年开始和明廷交恶,到万历二十四年扯旗造反,挑起战争。
明廷快速出兵平息了这场叛乱吗?
没有。
明廷真正重视这场叛乱,是在万历二十七年。
因为当时地方上奏汇报此事,只说地方土司叛乱,正调兵围剿。
真正把叛乱放到万历皇帝案几上,是因为此时大半个四川已经被杨氏占领,四川巡抚已经无力回天,甚至杨氏叛军一度围攻成都府,实在是遮掩不下去了,这才向朝廷求救。
于是在万历二十七年,明廷调集湖广、贵州等地兵马,共二十余万开始平叛。
四个月时间,李化龙率兵攻占杨氏最后据点海龙屯,杨应龙自杀,播州之役宣告结束。
由此可见,播州之役其实本身规模并不大,但是因为地方官府的原因,居然前后耗费数年时间才得以平息。
如果从杨应龙不听宣也不听调开始,持续十年之久。
而在此期间内阁会完全不知情?
魏广德是不怎么想相信的,至于万历皇帝知不知道,也不好说。
一件小事儿,最后闹出十年大乱,也是够奇葩的。
如果现在就出兵,干脆利落的干掉杨氏一族会如何?
魏广德此时就在推算此事,二十万的大军四个月完成平叛,说明杨氏土司兵战力其实也堪忧。
当然,官军人多势众也是原因之一。
“锦衣卫可有杨应龙不臣的实据?”
魏广德忽然问道。
张居正还端着茶,等待魏广德表态,听到他这么说,差点把茶杯摔了。
他能感受到魏广德话里似乎有杀气,这是打算杀人立威?
一个念头出现在张居正脑海里,他其实也偏向威逼的方式解决此事,没必要开战。
消灭一个土司事小,可也会让大明和西南众土司更加离心离德。
不过魏广德知道杨氏会成为以后朝廷的一个大麻烦,还不如尽早铲除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