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每年压缩地方留存的办法,没必要让户部把手伸到地方上去。
如今已经直管了课税司,还有你那个劝农司,下面已经很是不满了。”
张居正这次果断缩头,他能看出对朝廷的好处,可是却不能这么做。
魏广德一愣,没想到张居正这次这么直接拒绝。
想想也是,他已经把天下官员得罪狠了,若再出狠招,他怕是真就站在官僚体系的对立面。
他其实也怕,对官员的力量,没人不怕的。
当初隆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如高拱,不也在满朝倒拱中灰溜溜回了新郑老家。
“那就以后再说。”
魏广德识趣的不再提这事儿,其实说起来也确实不急,他也是临时起意才想到此事。
“你在崇文门内的那个洋楼,听说年前基础已经做好,明儿个开春就要开工?
说说,你到底想建成什么样子。
我听说,外面都在传,你是按照欧罗巴那边的技艺建楼,全用砖石,还要建好几层。”
张居正也不想再说那事儿,于是想到之前听到的传闻,就想打听一下。
魏广德的点金手在朝堂上很有名,这次他私底下又搞出个商会,专司营造。
别看崇文门建大楼的消息传的很广,但不管是朝中勋贵还是重臣,都盯着,却没人真正找魏广德,比如商议参一股的事儿。
都选择冷眼旁观,看看,这西洋建筑到底好在哪儿,能让魏阁老愿意砸银子建楼。
这前期准备可不小,魏府专门买下几个采石场,还从大同那边运来许多不知什么灰,说是建筑材料。
好吧,大同那边出产那灰的地方儿,也被魏府买下,以后专门就采集这类东西。
砸下去的银子不少,可到现在也没见到东西。
当然,朝廷里也不全然都不懂,毕竟礼部当初去过欧罗巴访问的官员,也都提到过西洋那边恢弘的建筑。
特别是教堂,十数丈高的巨大空间,让人进入就感觉大气。
魏广德在崇文门内见教堂吗?
他又不信西洋教。
所以,大家现在都在等看着,魏阁老到底要捣鼓出一个什么玩意儿来。
其实魏广德心里明白,他们知道的,欧洲建筑工期极长,这才是没人愿意来找他合伙的原因。
大明使团在欧洲最大的震撼就是教堂,而这些教堂的建筑周期也确实让人牙疼。
动辄十数年,甚至巴黎圣母院等大型教堂工期超过百年。
人生就一个百年,这不妥妥给后人做嫁衣。
虽然老话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也不是这么干的,花费这么多财力建房子。
魏府对建筑非常保密,实际上现在知道详情的人也不超过双手之数。
现在张居正得闲,就是想从魏广德这里打听消息,他到底要建个什么东西,是不是那种几十年的建筑。
崇文门内大街那可是京城的好地段,要是真建个几十年,就算地皮租金的损失可都是好大一笔。
“我也听说了,用不了那么久,什么十几、二十年,哪有那么夸张。”
魏广德淡淡笑道,“不过确实比传统木制楼阁要长很多时间罢了。
也就是建个楼看看,到时候成形了请叔大兄莅临题字儿。”
魏广德打个哈哈,不接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