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跟展昭一样骑着马慢行,不掩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已经十分熟悉的城市。
比起百年后的汴京,此时的它看上去要更热闹,边境上的纷争到不了这里,天子的仁治为这片土地带来虚幻的繁荣。
这是她第三次来了,上一个世界也在这里度过,大多数建筑的布局完全没变过,只在细微处有所不同。
到了衙门口,立刻就有值守的衙役热情地上来问候。
展昭让他们带着车里的孩童和拐子进去,该关的关,该安置的先安置,自己则带着香菱一路往里走。
一路上遇到的仆从和衙役都很吃惊地看着他们,展护卫出了趟门,回来怎么带了个漂亮姑娘?
不少人来回打着眼色,不住揣摩两人的关系。
穿过一道月门,站在花墙下,展昭顿住步子,温声叮嘱道:“包大人面相威严,却是个温良和善之人,你见了他不要怕,轻松应对便是。”
“怕?”少女眨着圆溜溜的眸子,面露不解地看着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仿佛在说她为什么要怕。
展昭心中失笑,想起少女天不怕地不怕,见了野物能追着跑三里地的劲头,自己那点担忧着实多余。
他的脸上多了些轻松,嘴角翘起,微微笑着道:“那就再好不过。”
两人继续往前走,香菱后知后觉般才反应过来,一脸高兴地问道:“我们现在要去见包大人吗?”
展昭侧头:“怎么,你也知道包大人的名号?”
“那当然,整个大宋谁不知道包青天包大人。”她得意地挺起胸脯,昂着脑袋看着比她高了整整一个头的青年,“我还会唱关于他的歌呢。”
展昭笑了一声:“那就唱一句来听听?”
相处十来天,两人之间门已算得上很好的朋友,说起这些玩笑话不必避讳。
“没问题,你听好了。”香菱清了清嗓子,看了下左右无人,毫不忸怩地张嘴就唱,“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展昭笑盈盈地边走边问道:“后面呢,怎么不继续唱了?”
香菱吐了吐舌头:“因为我就只会这两句嘛,后面忘词了。”
刚说完没一会,他们就到了书房,包拯和公孙策正等在里面。
包拯一身褐色常服,面相刚直威严,跟民间门的传言一样,他整个人奇黑无比,就像一块成了精的煤炭,公孙策则面色白净,容颜清隽,身穿月色文士服,与他形成鲜明的对比。
早在展昭他们进门时,就是衙役过来禀报过,因-->>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