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不纯臣 > 457四五六(第1页)

457四五六(第1页)

天快亮时,沈书浑身近乎湿透地回到营地,康里布达跪坐于他身后,替他宽下外袍。

“里头湿了一点,不用换。”沈书说。

“有干净的,脱。”康里布达不由分说地从沈书领口将最后一层衣服从他的身上剥离。

沈书顿时一个哆嗦。

康里布达为他穿上里衣,又服侍他一层层穿好兵服、皮甲,让沈书躺到地铺上去。为了避潮,地铺被垫高些许,康里布达则在一旁打开卷作一团的铺盖,睡了上去。

沈书脑袋有点晕,一路被康里布达抱在马上吹冷风回来,他鼻头也有些湿润,眼皮不住往下掉。

半个时辰后,沈书闻见老姜辛辣的气味,睁眼时康里布达从帐外进来,端来一碗姜汤,喂给沈书喝了。

“在集结了?”沈书侧耳听帐外的号角。

“嗯,得起来,觉得怎么样?”康里布达温声问。

“没事。”沈书说话有浓重的鼻音,但他觉得精神尚可,只是心里压着事,一股气没有散出来,略有胸闷。

撤回隆平的路上不太折腾,到家后沈书那点风寒也好了,不过手脚仍酸软得很,没到半个时辰就不住告饶,纪逐鸢却不肯解开发带,紧贴在沈书的耳畔说话,逼着他面红耳赤地答言。

沈书没力气起来洗澡,纪逐鸢打来热水给沈书擦身,大喇喇站在他的面前,清理自己。

那肩背线条一丝也没有因为这次受伤走样,腿上箭伤上了药。只要是有机会让沈书看到,纪逐鸢必定是已经上了药,包扎得根本什么都看不出。

沈书迷迷糊糊倚在纪逐鸢怀里,只有一个想法:回家真好。

一个整觉睡了起来,太尉府有人来催,所有攻打严州的大小文武官员都到庭前听训话。这也是士气不高的一个原因,扣钱吧,本来也没发几个钱,扣粮食?移来隆平后,为了开垦隆平南北大片荒地,所有人都分得不小的职田,只要勤加耕种,养活一家老小根本不成问题。加官进爵?投降元廷后,张士诚自己都不能称王,他有权任命的官职,与一些最初投靠他的人封侯拜相的理想相去甚远。

吃了败仗,只有叫去斥责一顿,又因此战是他自己指挥,连要拉个人出来杀鸡儆猴也不可能。实则张士诚手下无多少良将,除非谋叛,断没有斩首的道理。

下午去见季孟时,沈书还没吃午饭,季孟让人端上来一整只炙羊腿,佐以果酒,配上几道时令小菜。

沈书先一通狼吞虎咽,吃下半条羊腿后,擦净手,喝了半碗鱼汤,只觉鲜美无比。但他十分克制,放下不再喝了。

“若要再迟些,就得等到漕运过后。方国珍出船和人手,他多年行走海上,问题不大。如此,朝廷到时候必有封赏,要是得利丰厚,我那岳丈,未必愿意将根基都挪走。”

“不必挪走,我正是要来同你说这件事。到时候周仁需选派官员押运,同时递上张士诚伏请圣安的奏疏,这个月是天子生辰,今年皇帝不过天寿节,但各地官员稍有心的,照样会写点马屁拍上去,走个过场。我先写一份,拿去说服周仁,派我进京。另外,张士诚对不能封王一直耿耿于怀,需有人到京走动,联络后宫。”

“联络蒙古人的后宫?”

“蒙古人对汉人十分提防,不容易扎进去。你莫忘了,后宫有人的处境不比汉人强多少。”

季孟放下酒杯,眼前一亮,点头:“当年皇上要立继后,便是要立高丽皇后,权臣伯颜以此女身份卑贱为由,让他册立了后族出身的现皇后。”

“窝阔台汗有旨,弘吉剌家生女儿便做皇后,生了儿子就娶公主,世代不绝。高丽女比皇上还年长五岁,熬到现在,想也知道,自然是受过许多白眼。从这上头,就能拉近与她的关系。”

“皇位废立只与权贵相关,南人的看法并不重要,讨好她似乎并无必要?”

沈书摇头:“当今天子常为此女破例,她是真正能左右皇帝想法的人。不是要用她谄于圣前,而是要让她做赵飞燕。”

“明白了。需要我做什么?”

沈书与季孟说定,在周仁面前推荐他作为带队去大都的人选,沈书也打算自荐。除此之外,他还打算游说几个周仁的幕僚,也举荐他带队,自然,不能只举他一人,在沈书之外,还需另外举荐他人。沈书和季孟商量好,各人应当说什么话,便分头行动,季孟的人缘向来很好,沈书亲自出马拉拢的只有两人,余下的都交给季孟。

“需要钱时跟我说。”末了,沈书说。

季孟顿时神色古怪,一口酒险些喷在沈书脸上。

沈书突然想起来,笑了:“是我托大,自罚一杯。”季孟的岳家在隆平堪称巨富,当然不会差这点钱去收买人。

除此之外,最让沈书烦心一件事,便是廖永安的处置。穆华林早有严令,两次催他杀廖永安,第一次沈书详细写了一封信去陈情,分析廖永安活着与死了有何利弊,且事关重大,另有一层出于慎重再一次请示穆华林的意思。

第二次沈书跑到严州去打仗,一躲就是两个月,回来之后,张士诚另一方面派李伯升攻婺源。这下所有人恰好同李伯升出发错开,再要撵上去随军是不可能了。

沈书只得硬着头皮再给穆华林写信,讲近日才收到穆华林上一封信,拉拉杂杂地扯严州之战。最后写到廖永安时,沈书知道,必须有明确的表态了。这么着已经拖了半年,穆华林不可能还看不出他在拖延。

而沈书还不具备同穆华林抗衡的能力。

“除我之外,隆平还有没有你师父的人?”李维昌看着沈书,“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我看张士诚的意思,是要将廖永安收为己用,其实这也是很好的借口。张士诚如今是朝廷的人,廖永安真的投降了,就可以不用杀了。”康里布达说。

沈书摇头:“杨完者也为朝廷征战,师父怎么说?杀了廖永安,到底有什么好处?”这正是沈书一直没有想通的地方。

“让朱元璋和张士诚翻脸?”李维昌猜测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