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将的格局已摆成这样,太后毫不介意天下人眼光的偏袒也摆的落落大方。
梁山王能不意味深长吗?靖和世子能不面上发烧吗?
“好好侍候瑜哥璞哥。”王爷郑重的交待。
张豪在京里亲眼见到世子的重要性,脑袋里至今“不伤太后之心”还重压下来,他认为这话没错,恭恭敬敬欠身答应。
众人看向加福的眼光多出一层敬畏。她的哥哥是在加福的名头儿下,福姑娘的帐下从此有了第一位品级过人的将军。
长平郡王等暗暗生气,他们暗自把这位上将算在陈留郡王帐下。但陈留郡王帐下也没有满额,他曾经有一位最出名的三品将军,是他的妻舅袁尚书。尚书去当侯爷以后,这个缺儿也没有人补上。长平郡王等没有反对的理由,只能干气着,再寻别的主意,看能不能给自己也弄点儿好处。
梁山王也把张豪算在陈留郡王帐下,这事情就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吩咐军需官给新来的人说说军规,让他们以后不要乱冲撞值日军官,同时也没有客气,先给打人的阮瑛凌离记了一个小小的过失。
阮瑛凌离是想不服来着,宝倌劝他们这过失以后可以减去,把两个人劝下来。
加福姑娘的阵营就此壮大,陈留郡王的军中朝气更生。梁山王以前是儿子媳妇在,爱往陈留郡王军中跑。现在是爱看干儿子的蓬勃模样,跑的更勤快。
陈留郡王和龙氏兄弟也因为多出来好些少年,不愿意服老,精神头儿打起来,也觉得精神焕发。
每天校场上热闹非凡,每天晚上聚在加福帐篷里念书的人成群结队。梁山王和陈留郡王在外面看着,各自美滋滋。
加寿生日的前几天,好孩子忙碌起来。她的婆婆瑞庆长公主见她又长一岁,定亲后这段日子里,婆媳熟悉,对好孩子性情也了解不少。命她学称心如意,随自己管家。
来拜的客人,把剔除出来的告诉她。
“这一个,前儿背后非议寿姐儿,我们也不见她。”
好孩子答应着。
“这一个,妄想打太子内宅的主意,你在外面见到,也不要主动和她说话。她说,也不必同她多说。”
说上好几个,长公主问好孩子:“懂了吗?”
“是。凡是不和大表姐好的人,咱们家也不同她走动。”好孩子整理出来就是这句。
长公主微微地笑,纠正道:“不仅不走动这么简单,是咱们家和加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她说的是加寿,而不是太子府上,好孩子在权贵之家长大,听得出来这里的关窍。
大表姐是姨妈家里最重视的孩子,也是兄弟姐妹中最重要的人。但好孩子听准婆婆这样说,还是暗暗吃惊。
她没有想到在她的婆婆长公主心里,她的大表姐会大过太子。
圆睁的杏眼泄露几分心思,长公主笑了笑,再一次柔声叮嘱:“记住了吗?”
听到这一句,好孩子更不用有什么寻思,这意思已明白的不能再直白,用力点点头:“我记住了。”
长公主又说了些话,怕好孩子坐不住长久,让她到厅上玩耍一回。独自走到花草丛中后,好孩子吐一吐舌头。原来,长公主疼爱大表姐到这种地步。难怪胖孩子眼里只有大表姐,把别的哥哥姐姐们一概退后。
------题外话------
抱抱仔的新进士leiboo亲,感谢一路支持。抱抱仔的新会元苏珊李亲,抱抱仔的新会元汤小霞亲,感谢一路支持。
无限么么循环中。,!
住上三天,镇外的风景逛了逛,大同城里国公府吃的送行酒,虽有张豪在,龙四也不放心,这是姑母家的宝驹子,一点儿闪失不能出,龙四把他们送到军中。
梁山王听过通报乐的颠颠儿,喝命亲兵:“升帐!命新来的报名而进!”亲兵稀里糊涂问一句:“王爷,新来的没品级,没什么可报的。”梁山王哈哈大笑:“没品级就报姓名,我说的难道不是报名而进吗?不报姓名的哈哈哈哈”笑得亲兵直发呆,王爷摆摆手还是兴致暴涨模样:“按我说的安排。”
“咚咚”,战鼓声响彻军中。在王帐外,由执瑜执璞陪着的少年们大开眼界。流水似的士兵列队而出,在王帐的前面组成一道洪流,分列两边,又似山神般耸立。
在他们的后面是将军们,一排一排甲胄鲜亮张扬,一张张面庞杀气腾腾。
护心铜镜可以照出人影子,腰间刀剑似时时鸣跳饮血。而少年们壮志凌云的抱负就在这全军刚猛的气势中破茧而出。
他们的面庞让照亮了,他们的热血就此沸腾。他们的世家公子昂扬的声气儿自觉的压下来。他们说话的腔调都带出小心翼翼。
悄声打听:“瑜哥璞柯,等下进去要怎么回话才气派,赶紧的教给我们。”
“亮功夫最气派。”在执瑜执璞看来只有这条。
少年们把手往腰间佩的刀剑上按了按,嘴唇也抿了抿。但还是有一个想了起来:“冲撞王帐也好,咆哮王帐也好,是罪名吧?”
“是啊。”执瑜执璞带着这句还要问的神气,注意到少年们的举动。两兄弟笑了:“校场是打架的地方,王帐不是。”
“哦”少年们长长的一声,但手还是没有放下来,看乱转的眼珠子,都还在寻思等下一进去,怎么威风怎么显赫才好。
“王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