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筷子菜一起到陆大人碗里,柳至、连渊、尚栋等齐声:“吃这个,这个好吃。”
皇帝跟他们在一个桌子用膳,方便听听他们的讨论,和镇南王一起让逗笑。
陆中修奇怪:“我没说错话呀,我夸孩子呢?”
“嗯哼,”柳至咳上一声,慢条斯理:“要是真的回来,已经到家。”
“那就是不回来?不可能啊,太后想他们,怎么会不回来?”陆中修更猜不透。
镇南王对他露齿一笑:“梁山王那里只怕已打起来。”
陆中修狐疑更重:“越是打起来,越应该早回京……哎哟,”他总算自己想到答案,扫一扫席面上,包括皇帝都带笑,陆尚书彻底知道自己犯了笨,取笑着自己:“看我,我还以为侯爷的二位公子跟我儿子一样的品行。他们都敢大冬天的盗取情报,何况是有仗怎会不打?”
说到这里勾起一段旧话,陆中修冷冷淡淡:“梁山王是更满意了,说就更对我儿子不入眼,更是胆小鬼。”
梁山王的讽刺:“不知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三家的儿子在哪里?京里安乐窝呆着当纨绔,想来是他们老子望子成龙的心愿。”
这话是去年说的,早传到京里。
梁山王是个不省心的,他怕京里听到的晚,写在公文里,又给柳至去封挑衅的信:“闻听京中尚书公子大驾将至,扫六榻相迎,却缺三人,几时光临?”
柳至把信拿给另外二位尚书看看,国舅的心态摆得正,他家云若京中夜巡有名,以前为首,如今是胖队长的好帮手,他没有人可以丢,乐得把这话大说特说,反过来正过去的嘲笑梁山王萧观。
但陆尚书和丁尚书可就做不到这豁达,看信气了个半死。
陆中修在这里提起,有把袁家二公子抬高的意思。但在皇帝笑意加深后,只有他和丁前又把面容涨红。
这话再想想,还是令人生气,似把天下文官全贬低。
袁训用话岔开,让他们不要生气。还记恨着加福战哥圆房,和福姐儿有了的这段,把梁山王这亲家一通的贬低。
按亲家说的“按日子算”,今年侯爷应该再抱一个外孙。但孩子们今年才找到,想来这亲家没有心情玩笑,今年没有胡扯的话回来。
皇帝听得哈哈大笑,调侃表弟在京里与老王不和,等孩子们去了边城,和亲家也能生得起来气。
袁训没法张口解释加福圆房和加福有了这话,只能认下这个“为孩子与亲家生分”的名声。
用过,大家继续去研究异邦的公文,也不时地往外面看。在这个晚上,他们终于等于这公文上提示的消息。
镇南王的人深夜进京,深夜进宫:“回皇上,长城外发现异邦兵马。”
皇帝悠然,手点在公文上,沉声道:“朕,候他多时了!”
太后的一对长孙,眼珠子似的少年,他们腾飞万里,报效尽忠,给京里留下充足的日子准备。
皇帝对表弟瞄瞄,鉴于表弟十二岁后跟自己长大,皇帝得色出来。
他从容的吩咐:“传,让那些人进宫见我!”,!
”
漫天箭雨中,又是一箭飞来,只一枝。但再看看,这一枝后面还有一枝,那一枝后面还有一枝。
后枝推前枝,前枝推更前一枝。新力添上旧力,夹在箭雨里眨眼间到了乌里呼面前。
乌光一闪,乌里呼一声也没有发出,身子缓缓在马上往后倒去,一枝长箭正中他眉心,箭尾犹自弹跳有声。
“好啊!”大同城头发出狂呼狂喊,而城下彪悍来犯的敌兵乱了阵脚。
龙四又一指远方露出笑容:“老赵到了,姑母的小镇无忧矣。”
赵大人不是去救袁家小镇,他是带着人从地道绕到城外,准备和城里的人前后夹攻。但他到了,也说明小镇上没有事情。
星光下时隐时现的能见到一面大旗上赵字飞扬,越来越近。
……
不到半个时辰,大同解围。
……
“公公您看到了吧?这时候不抢功劳,过了这村没有这店。”
“公公,这些人不经打。梁山王伯父那里三军扬威,想来更容易,不去抢点儿回来,怎么当得起太后的疼爱?”
城外打扫战场,少年们把传旨的太监团团围住,七嘴八舌,你嚷我呼,一个好好的人也能让听晕过去,何况是刚从劫难中走过的人等?
林公公沉吟:“要全是这样的仗,不去打那是把功劳拱手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