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侯门纪事 > 第八百三十章国舅的儿子也敢来(第7页)

第八百三十章国舅的儿子也敢来(第7页)

袁夫人总是能体谅别人,她曾体谅过儿媳,让她到边城来陪儿子。她曾体谅过太后思念袁训,当时不能明说,对兄长和女儿都不辞而别进京城……也继续体谅孙子。

身为祖母,是满心欢喜的心情。

柔声道:“那我们陪你过年吧。”

执瑜抬眸,面上喜色一掠而过:“还是,陪太后吧,我不回去过年,祖母带着弟妹们也不回去,难过了,怎么办?”

“太后虽没有说过年不过年的话,你曾祖母却想到。”袁夫人轻轻地笑:“临走那天,老太太对我说,怕你不回来,让我们陪你到过年。”

安老太太的原话,袁夫人隐瞒不少。

老太太也离去不远的岁数,初听执瑜不要爵位,当晚大病一场。这也是永国公世子的明旨当晚就到袁家的原因,怕安老太太担心的一晚上也过不去。

袁夫人走的时候,她卧床还是起不来。

有时候人莫明的清明,她对袁夫人道:“瑜哥是个好孩子,我真怕他不回京科考,他已是军中有威名的人儿,考不考的有什么打紧。要是不回来,你陪他过个年。别担心我,你走了,我就好起来,太后那里,还有小八,还有皇太孙呢。”

又让袁夫人不对执瑜说病情。

执瑜应了老太太的话,真的不回京。而长在军中的人,如梁山王,没有太子大婚和儿子就要大婚,另外家中有事的话,他轻易不会回京。孙子有志气,袁夫人疼爱不已:“我们陪你吧。”

……

这个时候,掌珠玉珠也和邵氏张氏说这一件。

玉珠的公婆在中年,身体也好,她没有过多挂念。是韩家老太太孙氏病病歪歪不是一天。

可她也想到了。

对掌珠也道:“去一回远路,哪能轻易就回来?你公公你二叔沾正经的光,三年里养出个好身子骨儿。你平时操持劳累,世拓写文章也辛苦,去吧,大冬天的不要回来,开了春再回。”

她也有老人独有的清明,叹道:“我这样说,是觉得瑜哥心气儿高,未必肯回啊。他要是不回,你们就按我话办。别挂念我,我还行,能撑到你们回来。不见正经一面,我不走。”

话是这样说,掌珠一直牵挂。

她说完,邵氏张氏点头赞叹:“这位老太太如今也是明白人。”掌珠嗔道:“如今为什么?以前也是。”

邵氏张氏改口:“一直明白。”回想到韩家和安老太太的旧事,不由得一笑,让掌珠听长辈的话:“瑜哥要是不回去,陪他过年吧。以后年里回一次京,难道当姨妈的不想?”

玉珠为此而忧愁:“太后想他可怎么办?”

“忠孝不能双全,自古不就有这个理儿。”邵氏张氏这样的说。

……

没过几天,消息传出来,镇南老王也愿意留下。他自知能出来的时候不再多,腊月返京也怕多喜等路上受凉。

连家的人不能留,他们得回京走过年亲戚。梁山王也不能等,他的家人等他团聚。

带着明年成亲的小夫妻萧战加福,和连家的人回京。钟家几位也留下。

送行的时候,执瑜再三歉意:“三妹,不是哥哥不送亲,有二哥送呢,小六开了春赶回去,他和小十叔叔也能送。”

加福自然不怪,和大哥挥手而别。

霍德宝对着父亲发脾气:“为什么他又欺负咱们,明年都可以进京吃加福姐姐喜酒,就父亲和我指名留守。”

葛通意味深长:“宝倌,这一回不见得欺负咱们。”

……

大船上,萧战也对父亲表达不满:“您偏他们没好处。刚打完一仗大的,随时会有报复,为什么留下他们?让他们进京去见家人啊,又关切,又免得这对父子趁机会得军功。”

梁山王露出疲累:“算了吧,这小子常年赖这里不走,一直不走,还真的能如意。拦不住的,放他们个人情儿吧。”

萧战无话可说,再说第二件:“爹,你还真想把我大舅哥长留边城?太后不会对你客气的。”

这件,梁山王有了笑容:“我有多大的胆儿敢长留他!小子,这一回报军功,你舅哥的先定下来,也只能这样了。后事我已有成算。”

萧战这就要听,王爷卖关子:“你舅哥从军不过三天,你爹我就寻思安排。对太后说过,她不反对,我再对你说。”

腊月里,他们进京。

见过皇帝,一刻儿不敢停,就去太后宫门求见。

太后把加福亲香了又亲香,萧战也看了又看。冷下脸儿对梁山王一言不发。

梁山王坦然:“回太后,臣有话单独回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