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珏不知道张大学士对袁训一说就得,大学士道:“换个人吧,让执瑜点名把珏哥留下帮衬。”袁训说好,这事儿就成。梁山王既知道是执瑜多个帮手,指名不要常珏,江沿也没起疑心。
珏哥不知道,还以为全家为他出多少力气,感激的泪眼汪汪,兄弟们感情又增一步,和祖母、大伯母也说好些家常。一家人分别后,从此常珏自知也欠足执瑜人情。
对江家的观察,常珏也私下写信给执瑜过。见到执瑜敢在层层叠叠海涛上小船前行,常珏前来帮忙,也在这里。
他不对执瑜恭敬,内心里说不过去。
……
“轰隆”,又一艘战船炸开,炸开的同时把离得近的江家战船砸坏一艘。
“好啊好啊,大侄子神威。”白卜一边稳战船,一边欢跳不已。
欢声隐约传来,常珏抛去感激,深深的敬佩由心底上来。
看邸报,小王爷萧战已战功不少,执瑜也早有战功。这些小时见过的孩子们,一个一个比自己强。又一层羞愧浮上常珏心头。
他低垂着脑袋,在战船摇晃中躲避海浪时也没有抬起。直到执瑜唤他:“珏哥,咱们要上岸了。”常珏抬起头,见海盗船已拉到海边,忙道:
“是是,我听到。”
执瑜走来笑,把一道绳索给他:“握好了,拿住班仁有重赏,有你的就是有你的。”
这是缚住班仁的绳索一头,常珏接过,嘴唇动上几动,泪水已涟涟。
“执瑜,以后我唯你马首是瞻,把我调到你军中吧。”常珏诚恳的道。
执瑜挤挤眼笑回:“开什么玩笑,江家倒下来,你的上司将军没了,正是你博名头儿的时候。跟我去只是副将,有我压着你可不自由。”
常珏知道他说的对,吸溜下鼻子感慨万千。小的时候为什么不跟他们好来着?小的时候可真不聪明。
……
皇帝扬眉吐气,他让把班仁送回京里受审,认为以班仁能耐不止一处搞鬼。让镇南王出面嘉奖常珏、尹谢等人,他和长公主独自见执瑜。
鉴于执瑜年青,为他再升官还是为难,就不顾长公主白眼儿,问执瑜要什么。
执瑜要的是:“别对太后说浪高风急,不然我要回京呆着当世子,听别人说我仗着长辈这样的话。”
皇帝大乐一回。
当天,他做出新的决定。亲眼见到海盗凶残,要往沿海城镇走走。镇南王知道不肯答应,皇帝打发长公主带他回房,不管什么法子让镇南王闭嘴。
第二天一早,镇南王不再阻拦。皇帝给太子去信,王爷给家中去信,长公主大力举荐执瑜战船在海上跟随护驾。执瑜登船,皇帝一行开始新的行程。
皇帝和长公主都很开心,一路上谈论着元皓去扬州,元皓去苏州。镇南王几次插嘴说扬州苏州离海还在距离,但没有人搭理他。
……
太子把信拿回来和加寿同看,加寿听完挑一挑眉头:“这么说,父皇和姑姑姑丈继续游玩?”
太子佯装不悦:“父皇继续巡视,可不是游玩。”
加寿吃吃的笑了,走到太子身边去。夫妻一个坐着,一个站着,加寿盈盈柔声:“那母后愈发孤单了吧?”
太子想想:“这不一定吧,父皇回来,一个月里在母后宫中的日子有限,而且据我知道的,他们并不在同一个殿室歇息。”
“但是在别人的眼里,母后更孤单。”加寿强调下“别人的眼光也重要”。
太子就问:“那你的意思?”
加寿凑近他说出一段话。
太子眉眼儿动几动,把加寿双手包容在自己大手中,眸光柔和的胜过春夜最暖的星辰:“寿姐儿,你知道吗?有时候我想,你是老天给我的。”
加寿轻轻地笑了,回他:“太子哥哥,对寿姐儿来说,你也是。”
……
“你说什么?”皇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坐在面前的加寿张口结舌。
在这里的,除去加寿,还有镇南王世子元皓小夫妻、小六小夫妻、韩正经、小十,外带没有花姑姑陪的容姐儿。
乾哥在加寿怀里坐着。
加寿对皇后道:“乾哥大了,比先更调皮,太子哥哥和我约束不住他,送来给母后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