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小十捧腹大笑:“小坏蛋舅舅不应该学我九哥避嫌吗?执瑜执璞大侄子有征哥和律哥,皇上也赐名字,但我九哥说荣宠已多,叩辞了。你件件学九哥,你也应该叩辞。”
“哼!才不。我要和加寿姐姐从来很亲近,叩辞就生分了。”元皓脸儿一扬不肯答应。
太后已到门外,皇后已到门外,元皓不再争执,往门外迎接。
……
镇南王夫妻不在家,太后到来,安抚臣子之态也应当。但常大人父子们激动的全身紧张,虽然很想多在太后面前说上几句,却不得不退下来缓解僵硬。
常伏霖最紧张,却还要听着父兄们善意的玩笑。
常大人道:“老五是家里运道最高的,为父想起来,生下你的那年,为父官升一级。”
常二爷的女儿亲事许给董家,原本是挑给好孩子的。从定下亲事以后,二爷对五弟夫妻感激不尽。他跟上父亲:“是啊,家里有老五,我看也是幸事。”
大爷、三爷、四爷都说了说,常伏霖摆一摆手:“咱们还是把持清明吧,有我有什么用?好孩子是养在姨妈家里,才和小王爷青梅竹马的拌嘴,”
父子们忍俊不禁。
小王爷的亲事由舍不得拌嘴玩伴开始,才有今天常家的好荣耀。
不忘记袁家,是父子们也常说的,他们转而又夸上忠毅侯袁训。直到常夫人打发人请他们:“夫人说快了快了,问大人爷们都去了哪里,好孩子姑娘的头一胎,要守着才行啊。”
父子们赶紧又到产房之外,男人们能呆的地方陪客。客厅上,由镇南老王、梁山老王和老国公待客。
头一声哇哇出来以后,所有人伸长头颈。能守在这内院的是亲戚,都盼着小王爷头胎得子,眼睛瞪得溜圆。
太后早年是想不开的人,但自从皇太孙到手,心情豁然开朗,凡事儿只往好处想,对瑞庆长公主也亲热不少,也巴着生个男孩。
皇太孙如今在游玩路上,但加寿又诞下小公主永乐。有明理的柳国舅夫妻劝解开导,太后没有就讨孩子,安心等到永乐如皇太孙进宫那年纪,就好接到身边。
有了盼头,太后很多时候性情似极当年疼爱孩子的老太后。此时,分一部分到镇南王府。殷殷地问:“收拾好了,赶紧送出来。”
加寿深觉得这话长宫中脸面,亲手扶上太后,往产房门外走上几步。后面的人就都跟上。
稳婆出来送上小襁褓,喜笑颜开讨赏钱:“是小小王爷。”
哄然笑声爆发而出,闻讯往这里赶的镇南老王还没听信就能明了,腿莫明的一软,扶上身边的树,气喘吁吁地原地大笑一声。
报信的人也跑到这里:“回老王爷,是小小王爷进家。”镇南老王更展开笑容,梁山老王更乐:“哦?不如我们家啊,我们头一回接进家门的可是一双。”
镇南老王手指他笑:“加福的福气不比。”
说曹操曹操,黑加福带着弟弟们跑来,小手东一指西一指:“守好那个门,拿好金钱。”
“静姝,你做什么呢?”梁山老王显摆地唤她。
“我和弟弟们看着卖炭翁不要进来,不然弟弟黑了,哥哥们又要说黑。”萧静姝嘟起嘴儿:“乾堂哥说过的,晗堂哥也说过,烨表哥炫表哥都说过。”
又把装金钱的荷包送上来,黑亮眼睛骨碌碌转:“他很穷,给他钱。”
元皓见祖父没到,出来寻他,把这话听到耳朵里,做个义愤填膺的姿态:“他们乱讲,静姝才没让卖炭翁抱过。”
萧静姝得了意,大眼睛又换成眨巴:“让哥哥们在路上多买好东西,不然静姝生气了。”
“晚上我就写信给他们,少买静姝不答应。”元皓满口答应帮忙,再就请祖父进去:“是个男孩子,雪白。”
萧静姝又有骄傲的本钱:“是我守着门,我守的好。”
“你守的好,”镇南老王带笑也附合她,回身吩咐跟自己的人:“取我的好东西,小郡主两件,别的小爷,每人一件。”
“走喽,拿东西去喽。”萧静姝带着弟弟们,欢天喜地又奔向老王房间。
梁山老王大乐:“看我们多伶俐,很会讨东西。”
镇南老王也喜欢这个曾外孙女:“加福的孩子怎么会错。”
元皓闻言,借机道:“祖父,小哥儿送给舅母看视可好?”
老王取笑他:“听说你小床早就送去?依你吧。”
不但袁家门里长大的孩子出名的出息,还有镇南王不在京里,虽有老国公相助,老王协助孙子镇守京都也不能分心。也就答应下来。
当天,太子赐字“智”,取名萧智。宝珠玉珠及常家女眷在王府住下来照顾,准备住到满月,把孩子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