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有理。”太上皇顿时没了那不存在的“怨言”,点头道:“是啊,咱们这一回到了山西,要好好的看下母后出生地。再呢,她一定还挂念着那当舅舅的乖宝亲事,你我把这件办了吧。”
忽然又由衷的乐:“有坏蛋舅舅,又出来个乖宝舅舅,这倒齐全。”
长公主因此想到和儿子道别时的约定,翘一翘鼻子:“哥哥您说咱们赢了吧?小坏蛋舅舅说咱们玩的没有他的大,下大定这事儿他们没办过。”
长公主盈盈面容,把她的首饰检视的更起劲儿。
萧银在船头上,由舅祖父镇南王带着看水和两岸行人景物。也在说明儿的话。
“乖宝舅舅要是不喜欢可怎么办?舅祖父,咱们要掩护他撤退才行。”
镇南王按按他的小脑袋:“不愧是你祖父的孙子,这等稀奇古怪不按理儿说的话,只有你们家想的出来。”
萧银以为这是夸奖,他今年六周岁,听错也有可能。
对着另一只船上喊:“乖宝舅舅,”
“在呢,什么事儿?”袁乖宝袁执琅在船舱里伸出脑袋。
“明天你见到不喜欢舅母,你跑,我上!”
袁乖宝愣住,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你上?
镇南王哈哈大笑:“银哥,这又不是打仗,你上可就错了。”
“我挡住她来追乖宝舅舅啊。”萧银回答的理所当然。
太子萧乾等在袁执琅船上,伸出头和萧银取笑过,不拿他的话当回事,继续帮袁执琅理清明天的行程。
“穿这件衣裳,明天下大定呢。”
“这句话说起来气派,合身份,舅母也喜欢……”
容姐儿静静做着针指,微笑聆听。
------题外话------
袁乖宝的亲事出来了,仔又完成一件哈哈哈。请叫我得意仔。,!
掌珠不好意思,韩世拓不好意思,老侯等不好意思。
认为又来占袁家天大的便宜这种心情。
在今天以前,宝珠房里孩子不少。怕累到宝珠,韩彻不经常送来。
袁征等离开,只有萧智在,韩正经出城送行前交待费玲珑,把儿子送来给智哥做伴也好,给姨丈姨母解闷也好,横竖累了有奶妈照看不是,韩彻打算在这房里长呆。
萧智见多个小孩子,他很开心。两个人玩在一起。袁训歪在床边上挡着他们不掉下去,看着他们玩一出子,闭目养神又是一会儿。
家里忽然就有空落落之感,袁训寻思下,把铁哥钧哥接来住上几天。铁哥钧哥因为生得黑,似父亲,不怕曾祖父对着脸儿看。梁山老王一天都不想给袁训。
侯爷拧拧拳头,不给就……按接加福的老规矩办。
……
安家的旧居,半年前忽然有人入住。本城的人上门走动,问明是老太太身边的旧人。但所来何事,他们没有说明。
主人不见身影,渐渐的也就门前安静。一个月前入住的安白氏一家三人,倒不用接受盘问。
天气愈发的好,安老太太的旧园子——香兰苑里花开百种,朵朵芬芳。安白氏的独女安书兰每天要去玩耍。对着女儿不知忧愁的烂漫模样,安白氏无端的常有忧心。
“夫家相不中她可怎么好?成天就知道玩。”安白氏对着女儿背影叹气。
她的丈夫在本房排三,人称安三爷,闻言失笑:“你三天一大叹,每天数小叹,还不如学女儿去玩玩呢。”
安白氏一腔幽怨对他发出:“你就半点儿不担心?我的爷,劝你为书兰上上心吧。”
安三爷更要笑:“亲事由故去的老太太定下,老太太去世的那年,还抱去侯府相看过,我还上什么心?再说,女婿就要上门,不成也由他说话。我上心也不起作用。”
安白氏急的眼睛里都是胀的,气道:“唉,看我嫁的好丈夫,甩手大掌柜全然不管家里事。”
她一直的絮叨抱怨,安三爷恼了:“嫁我不好?却哪来这门亲事!不是我头上顶个安字,不是我家爹娘,你的公婆是老太太心里有的人,凭什么定我女儿!”
话砸的安白氏气馁大半儿,余下小半儿还要说说时,门外走进一个人来。
夫妻见到慌了手脚,起来让座,安白氏亲手倒茶,陪笑送上:“这天儿好,妈妈却没往园子里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