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书兰自己的早就吃完,看着父母吃,小眼神儿有些直:“什么味儿?”
袁乖宝拿一块蜜饯给她。
安三爷正准备倒姜醋呢,捕捉到一句话。赵夫子对太上皇道:“好蟹不用调料,有酒怯寒,原味最正宗。”
赵夫子喝了口酒,又用清水漱了口,再拿螃蟹。
安三爷也就不倒了,也因此呢,不敢偷偷的给女婿女儿吃一口,小声道:“你们明儿吃。”
“书兰,我和你看花。”袁乖宝伸出手。两个人正要走到廊下,听到乐声悠悠自身边起。
陈留郡王妃不知什么时候取出一管洞箫,呜呜咽咽的吹起来。
一刹时风尘尽去,游丝浮来。太上皇想到表妹分明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由此,忽然想到太后当年曾暗示过自己“听说国舅膝下有个女儿,想来生得好”,太后就是这样,国舅的孩子,没见到也是好的。
太上皇一闪神间,想到了柳太后身上。
他不是后悔没有把柳太后换成表妹,也不可能更换。陈留郡王他能答应吗?能羞辱名将而成就自己的一时亲情吗?
想到的是柳太后分明应该出来散心,却苦守心结终老宫中。
人之困自己,胜过天地困英雄。
那个人呐,这一辈子就只能自己困自己吧。太上皇暗暗地摇一摇头,把酒一饮而尽。
他还要吃到螃蟹怕,还要品酒胜过梁山王。柳太后?丢下来丢下来。
“再取热酒热螃蟹来,端庆,你吃一口酒再吃螃蟹,小心寒气重夜里不舒服。”
太上皇的兴致重新打了起来。
------题外话------
人之困自己,胜过天地困英雄。哈哈哈哈,打破它。
没有错字没有错字没有错字。,!
>
“我吃的已离开太湖水多少里路。他们呢,到了苏州住下来,就近慢慢的吃。”老国公眯起眼,仿佛这样能看得更仔细,其实呢,是有点儿眼红作怪。
老国公夫人见到,拔下金簪子,把烛光剔了剔亮。
……
早在两个时辰以前,苏州的一处宅院里,新搬进来的一行人沐浴过,换了衣裳,在假山秀巧,菊花满阶的廊下安下席面。
中秋以前,多披一件夹衣裳,垫子不用太厚,廊下木板上足可以席地而坐。
还没有摆上菜,只一双箸,一副碗碟,再就是秋天的干果子,就地刚采买的几样上好蜜饯。
来到苏州不吃蜜饯,太上皇一行会认为遗憾。宫里也有苏州厨子,但特色名菜,往往本乡本土滋味浓。也许与山水都有关连。
晚饭已经用过,肠胃不是空着的,接下来主要就是吃到太湖螃蟹怕,和本地好酒水。
没有团团坐,眼前看什么呢?
一地好明月,圆与不圆的倒不打紧。又有满院好秋风。租下来时,原本就有无数菊花。房主人有见识,他的宅院雅致,太湖石出色,有花增加租钱。
倒省了一行人再布置,花本就不少。少少的有几株接近名种,花盘碗口大,香气随随便便的就蹿了满院子。
见不到的地方,揪下好些菊花熏了洗手的绿豆面子。
大蒸笼安在不远处,现买的炉灶。瑞庆长公主、陈留郡王妃带着四喜姑娘、安白氏、小豹子之妻、关大牛之妻、褚大花等人照料。
说一声好了,打开来,红凝香脂,壳透鲜香,数层都是肥美螃蟹。
四喜姑娘送给太上皇,长公主和陈留郡王妃分给孩子们。
面对眼巴巴儿的小眼睛,长公主嫣然:“咱们初到这地方,先要调和水土,小人儿家,本地饮食慢慢的加。螃蟹又大,每个人半只。但是呢,明儿还有。有的吃。”
“好。”孩子们没有提意见。
除去巡逻一定不能在这里的人,别的侍候人,也坐到长廊下面,也尽情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