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侯门纪事 > 番外第三十七章亲戚知己(第4页)

番外第三十七章亲戚知己(第4页)

一夜过去,袁训更想女儿。十六的日子,如意和苏似玉归宁,老国公夫人暂管家事。加寿去年回来,今年说过不回。袁训对宝珠说一声,往宫里来看女儿。

随身,带着两个捣蛋包,永乐小公主乐坏了。

“智哥,彻哥,你们来看我……。”小面庞扭回去:“母后,来看我。”

加寿看着女儿带着智哥和彻哥奔向偏殿,那里是她的好玩东西大营地。

请父亲坐近些,虽然几天前才见过,也又端详下他的面容,直到她满意:“爹爹依然俊,比柳国舅俊的多。”

“六大尚书俊之首,比得过柳至,压得下方鸿。”

袁训说过,父女笑的不行。

“这几天好吗?”收住笑,袁训温言款款。

加寿从没有让战哥打下去,无时无刻都觉得自己稳占第一个孩子位置,就来自父亲从没有减清过的关切。

接见贵夫人时,皇后高高在上。和女儿在一起时,要扮母亲。只有这会儿,笑盈盈的寿姐仿佛身在家中,甜甜的回答:“好。”

袁训相信柳至,但和他总会问出来无关。他不问一声不安心,悄声问:

“太后,好吗?”

加寿笑容加深,也放悄语声:“好。总是想把永乐就带走来着,只是永乐不太和她亲近。”是什么原因,加寿也弄不明白。

皇帝英敏的解释有些可笑:“永乐和寿姐儿一样,离不开母亲。”

加寿如幼年般嘟起嘴儿:“爹爹,我小的时候何曾这样过?”

兵部尚书用他的脑袋运筹分析:“其实是离不开父亲吧,”他心花怒放的模样:“寿姐儿你小的时候,总是离不开我。”

至于加寿小的时候,大将军在战场上,尚书这会儿哪里想得起来。

------题外话------

没有关键的错字,没有关键的错字,没有关键的错字哈哈哈哈……,!

bsp;元皓狂点脑袋,表示他也说在内。老国公由衷地为外甥喜欢。

不说这话,镇南王府也不会坐视忠毅侯府遇到的困境。说了这话,也许是镇南王府对一帝一后公然的支持,也许是承了太多教导孩子的情分而有所回报。

就眼下局面来看,老国公也认为袁家眼前虽太平,其实风波已在背后起。

父为兵部尚书,子是带兵的郡王,婿是重兵之世家。兵权、兵权和兵权就足够别人算计的缘由充分,还有加寿是那得万千之宠的娘娘,而且不肯分出来。

和氏玉壁哪有罪呢?有罪的是怀壁之人。

这些话,老国公私下和袁训商讨过多回。都知道忠毅侯是认死理的人,比如他的女儿曾不愿定亲给皇帝,比如他的加福是不纳妾的人。袁训才不会怕,也不会让步。

他回老国公:“人生如浪涛,有起有伏,有涨有落。涨潮未必就是人生之兴头,落潮未必就是人生之败局。如日月更换,对万物不是灭顶之灾。潮起潮落,鱼儿照旧自在。”

忠毅侯能平静的接受也许即将,也许这辈子也不会再来的波涛,但他的初衷永不改变。他的加寿没有嫔妃,他依然坚持。他的加福不纳妾,当然如此。

在这种心情之下,袁训不会东奔西走的笼络亲戚。但是呢,亲戚们主动张口,如镇南老王严肃的话,袁训也不会拒绝。

老国公最知外甥,就在镇南老王说过以后,一面喜欢,一面对袁训望去。希冀他回的多么巧妙,倒也不必,老王是亲戚,过巧则生虚伪。老国公的望着,只是把他对得到老王援手的喜悦传递过去,让外甥知道知道,仅此而已。

袁训也是喜悦的。

在他的有生之年里,他当然想长女称心如意,三女风光无限。儿子们退后一步,因为是男孩子。

如萧战小的时候时常“指责”:“又偏心大姐了。”忠毅侯如今也没改变。

最让他牵挂,头一个一直是加寿。加寿好了,二妹和加福跟着好。

加喜已是柳家的人,袁训并非不关心,而是信得过柳至不是个轻易吃亏的主儿。在这一点儿上,前太子党都有共性。

在深宫里的加寿,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小加寿的长女,占据的位置依然如故。

镇南老王论的是他所有的孩子,但归结成一点,就是加寿一定要好。

从利益上看,寿姐儿好,全家好。从亲情上看,执瑜在南海自在为主。加福在军中有战哥疼爱。二妹陪加福,加福也陪了她。执璞和小六在父母膝下。

加寿就在京里,却在有一入宫中深似海之名的宫中。

默默的,袁训为老王的话颔首。在面上很高兴,他倒没有。

起身施礼:“长辈既然说这样的话,总还有可指点之处。”执璞和小六也起身,随父亲行了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