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韩世拓肃立:“还有我。”
“腾,”常伏霖道:“还有我。”
一起做坏事,就成了包庇。一起亲情,就成了庇护。袁训大笑:“不急,还早着呢,估计明年后年才到京里。”
“那就早做准备啊。”
应该是失去袁家就没有依靠的韩家最急,但常伏霖跳了起来。他刚得了小儿子,生得珠玉一般,他为儿子憧憬过无数回前程。
谁是这小小孩子的护翼?
胖女婿?不不,他坚信的还是忠毅侯袁家。
并且,他占着理。加寿是正妻元后,又不是图谋了什么。
袁训也点头:“是啊,应该早做准备,最好,让他们都到不了京中。”唇角一丝笑若有若无:“总是让侯夫人做大媒,这意趣我都腻了。咱们换个花样儿玩一回,让他们各自嫁人去,不要总盯着天上掉金子。”
这就是常伏霖、韩世拓死心塌地的原因,死心塌地到袁训指哪儿,他们不问缘由就去哪儿。
解决这种法子,好些是中伤、诬陷、下毒等等,把试图染指后宫的人撵下去。
但袁训一般不会采用。皇帝登基前,那梅家、那吕家,现在还和忠毅侯家走动,年年给他家寄东西。梅姑娘和吕姑娘都生下不止一个孩子,据说过的不错。
这用的还是做大媒,二位姑娘的女婿是忠毅侯拜托阮梁明在吏部挑选出来的当地青年才俊。
忠毅侯已说不用。
韩世拓目光炯炯,常伏霖目光炯炯,都等着他发话。
袁训没有未卜先知一切细节的能耐,他等的是随机应变。来寻亲戚们,甚至把韩世拓也找上,因文章侯已不是早年的他,是放心的人。防范,需要的人多,至亲们少任何一个,以后知道只怕要怪。
当下只合计几句,就和常伏霖告辞。走出来,对大门上行,迎面急急忙忙来几个人,认得袁训,忙着行礼:“多谢侯爷,这可当不起,郡王给了一箱子的特产,又给好些名贵东西,当不起啊,”
韩世拓这个时候才看到回家来的孩子们带的是什么?珍珠虽不多,却足够一件事情。
这几个都是穷亲戚,韩世拓笑道:“这不正好,你们总说怕不够钱供念书,母亲和侯夫人说帮着些,你们才肯让孩子们念。这下子使用尽够,别辜负永毅郡王的一片心思才好。”
亲戚们道谢过离开。
韩世拓又想一件:“给孩子们这样好东西,不要引出人弹劾,要说南海出息多。瑜哥刚去没两年,加了税收倒不美。”
常伏霖接船回来,他知道:“另有几车的东西进上呢,执瑜岂是你我可以相比,他不会想不到。”
两个人会意一笑。
忠毅侯正当壮年,下一个阶段就是老年。袁家还是让亲戚们放心,不仅仅有加寿,还有永毅郡王袁执瑜。
还有永国公等等……
------题外话------
上一章多多感谢审核编辑,仔以为晚了,没有想到还是审了,一早六点发出。今天不晚哈哈,亲爱的们圣诞快乐了。,!
sp;第二天,这三个人喊头疼头晕,不去看花。
没有人理他们,别人玩自己的。
……
大船渐近,孩子们在船头就认出接的家人。小桶装的东西多,晃不动,小手摆动:“祖父,”
“母亲,我在这里。”
“弟弟弟弟,你还晕船吗?晕船不好照顾,你还是不能去南海。”
乱哄哄的,回来的人下船,去的上船。送行的大人们一番叮咛以后,一排小桶晃动:“别挂念我们,我们玩去了。”
大人们中最舍不得的也没有挂念,他们已经看到回来的人,小桶里提的或珠光晶莹,或乌色沉黑,装的是什么东西。
有一箱子指名给白将军,白卜打开来,见是一些南海特产。“瑜哥大侄子并没有忘记我。”白卜这样说着,对京里接人,和送行的人更加客气。
“再住几天再走吧,这就要夏天,海边儿最舒服。”
为首的人是常五公子,如今是常五老爷——常伏霖。他和常四老爷一起,来接四老爷最小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