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转马头回到远处车队前,瑞庆长公主迎上来:“找到了一家?”
马上的袁征、袁律、沈晖,白大帅三姐弟等摇头:“没有。”摊开一张纸笺,上面写着十几个人名。
袁征念道:“达娃卓玛、才旦卓玛、阿兰卓玛……。坏蛋舅舅的旧知己啊,一个也没有找到。”
太上皇在车里笑:“游牧民族并不固定住在哪里,这里也没有里正,依我看啊,元皓的这差使咱们办不了。”
长公主眨眼睛笑:“那他要咱们转交的礼物,咱们昧下来?”
“不行不行,”孩子们都不答应:“我们再想想法子,还是找到,把坏蛋舅舅记挂她们的话传到的好。”
长公主凑上来,又看看纸上元皓留的人名,嘀咕道:“怎么记挂的全是女孩子,好孩子知不知道?当年他们一起来的,兴许也是好孩子的知己?”
天近中午,一行人往前赶了不多的路,就停下来做午饭。永乐小公主和两个小胖子,是六周岁、五周岁和四周岁,饮食还以软烂为主,单独给他们起两个篝火。
因为小,不敢给大块的肉,煮的肉粥,再加上现和面做的软饼。小胖子们不满意,叫着:“加肉肉,加肉肉。”
太上皇笑道:“他们也知道这里的肉好吃。”
有一个跟随抽出刀,煮好的肉上削下五片牛肉,薄如纸,合在一起也轻易能透过灯影,平铺在木盘子里却可观。
萧智开开心心,把五片肉先放到碗里。粥送来时已温,智哥握着勺子吃起来。
他和韩彻看到大人大块吃肉,因此对小人儿饮食不满,却没有发现给他们加的肉肉跟没加没多大区别。
感觉上开心就好。
长公主送现炒的菜来,逗他们道:“谁是大大嘴吃东西?”
“我是。”
“我是。”
萧智、韩彻回答的争先恐后。
镇南王走来看笑话,对妻子道:“你怎么还肯问这句?”
王爷也问:“这里有给祖母的大大嘴吗?”
“跟祖母回家了。”韩彻抢了个先。
萧智索性把下面的话全说完:“祖母带回家好喂饭。”指指自己:“这是自己的大大嘴,”韩彻跟着点脑袋。
一起拿起软饼,两个人笑嘻嘻:“自己的大大嘴,自己喂。”一大口咬下去,吃的很是香甜。
镇南王摸鼻子,双眼望天:“咦?有谁碰了一鼻子灰。”长公主给他一个大白眼儿。
生气呢,长公主倒不会。她勾起来大大嘴的话,看着孙子自己大大嘴的吃,笑容不由自主的出来。
这两个孩子可真是好带啊。
送到她手里时,已过了抱着背着夜里起来几遍的年纪。因此上,没有给祖母的大大嘴,长公主认为也应当。
------题外话------
么么亲爱的们,见谅来迟。
没有关键错字。,!
bsp;钟华心头一跳。
当时没有阻拦与他的第一任妻子方氏有关,南安侯夫人因此对二儿子夫妻含愧,由着他们安置女儿。
悄抬眼看看,见父亲也好,二弟也好,侄女儿也好,貌似没有人想到方氏,钟华偷偷的松了一口气。
钟华对二弟也有满腔的歉意。
最早的歉意和母亲一样,出自方氏对二弟的胡乱猜忌。后面的就由二房身份渐高,远比自己世子能撑门庭而出来的羞愧导致,是对家门的的一种歉意。
全折到钟南身上。
又一回见到二弟,见他相貌比上一次回京时更见威武。这可能就是常说的沙场杀气吧?
钟华觉得二弟比他更像曾祖父老侯。
南安老侯被逼娶妻,夫妻不和后,仕途上暗无天日,换成别人早就屈服或者一蹶不振牢骚满腹。但老侯在先太上皇即位前,在仕途上苦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