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训出京的时候,连渊还在京外。连夫人以为兄弟妯娌们会有好几年的闲言碎语,但在连渊回来以前,他们不知哪里转过弯儿,表示对称心在外的关心。
连夫人细查,他们没本事往太后宫里打听,都是真意。血脉这事情,有时候迸发亲近,连夫人却也愿意。连渊回来后知道,私下松一口气。正直的人,谁愿意兄弟不和,妻子们相争?
连渊就对妻子道:“打开,我也想看看。”
包袱里,十几个大冰块,里面包的是鱼。有一个妯娌纳闷:“山西不是少水无鱼吗?”
连老大人抚须圆转:“还能一点儿山涧也没有?”
又有一个儿子认一认:“父亲,这个好似贡品,泰山赤鳞鱼?”连老大人带笑轻斥:“胡说!称心分明是在山西,哪里能在泰山。”
儿子想想也是:“山涧里的鱼长得差不多,也是有的。”说好明天初一,做这鱼大家吃,这房里的人散开。
连渊夫妻回到房中,把小儿子交给奶妈,夫妻没有睡意,对坐守岁。
“称心,不知这会儿做什么?”连夫人悠然思念。
“做什么也是好的,”连渊也是向往:“你是没有见到,女儿在海边晒的气色红扑扑,小袁夫妻和兄弟姐妹都对她很好。要吃要喝,都叫称心。”
连夫人轻笑:“你对我说过,我就能想到。”
连渊下一句低低:“如今我们家里,也如加寿她们对称心一样,一样的有了关切。”
连夫人愕然,见丈夫瞑眸微沉,沉浸在烛光中的模样。一看,就是不自觉而说出的话。连夫人对他又怜又惜,称心今年九岁,这九年里家里人嫉妒眼红,他也不好过啊。
万幸的,今年好了。(未完待续),!
>张老夫人见无人说话,她凑趣道:“不是太后宫里见到,外面没有这样的好花。”
太上皇回了她:“你别只夸,有你的。”
张老夫人和殿室中的人一起吃惊,柳夫人陪笑:“有这些的人并不奇怪,太后宣我们来,难道也有谁寄给我们?”
太后不是总对她冷脸儿,此时微笑:“有两个人寄给你。”
柳夫人起身跪下:“多谢太后。”
“别谢我,一个是忠毅侯给你家的,一个呢,”太后对柳云若打量,好生的诧异:“战哥儿对你几时和解?他特特的给你一份儿。”
柳云若张张嘴,想说不可能。寻思萧战寄的也许是个断肠草一流,兰花断然他想不到自己。但放眼望去,这里只有兰花,柳云若大为不解。
柳至带着儿子谢太后经手,太后把最后两盆给他:“你再谢太上皇,花是几天前收到,连泥带土包裹,太上皇换的玉盆,亲手灌溉几天,所以叫你们进宫,就为这个。”
皇后也跪下来。有时候皇后对太后推敲不通,要说太后真心看不上柳家,把花瞒下来这事她干得出来。又转手花,可见忠毅侯的话她还是肯听。
不等她借此为柳至美言几句,至少不再当捕快是不是。太后逐客:“收了花走吧,我们还要过年呢。”
柳至叩谢出宫,柳夫人兴高采烈,不让跟的家人沾手,亲手抱上一盆,出宫路上把儿子夸了又夸:“你出京的时候遇到小王爷?怎么跟他和解的?回去细细的说给我听。”
“啊呀”一声,柳云若明白过来。瞬间,脸涨得通红:“他不是好意思。”
柳夫人登时沉下脸:“送你兰花还不是好意思?那太后宫里余下的花,全不是好意思?”
“就他不是好意思!”柳云若顶撞母亲。柳至哼上一声,柳云若不敢再说。回家后,一进门,家人送上信件:“老爷夫人出门后,梁山王府送给小爷的。”
柳夫人欢欢喜喜:“一定是拜年的话儿,解释他跟你好了,进房去,念出来我也听听。”
烛下,柳云若打开信,“扑哧”一声,随即干咳,让自己口水呛住。柳夫人不悦而又关切:“你这是受了风寒还是不愿意念?”
信到她面前,柳云若陪笑:“母亲您请自己看。”
柳夫人抱怨:“幸好我还认得几个字,我来念。咦,这信怎么没有上款儿?这小王爷空有先生,写信没有个称呼人吗?”
柳云若装老实不吭声。
“岳父带我们在仙境里,处处是兰花。加福天天要我掐花儿戴,小古怪和寿大姐也讨,我从不给她。想到你,给你一枝子破烂流丢的吧,跟加福的自然不能比。烂泥似的,不给你,就让我出门踩折,可惜了。给你,放你案头上,你细细的赏。另,岳父心思没变。加喜女婿,得我答应才行!”
柳至忍住笑,对梁山王府的风格,梁山王萧观处早就知道。
柳夫人骨嘟起嘴儿:“这算什么,这是送花,还是示威?”
柳云若长叹一声:“母亲总算明白了,他分明是示威!”给你一枝破烂流丢的吧,这哪里是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