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个字都不信,但也没为这事儿特地找段景昭。
这年代对于男女之间的交往特别敏感,顾辛夷也能朦胧感觉到,段景昭似乎对自己有点意思。
她既然没打算和顾景昭进一步发展,最好减少往来。
他现在特地来告诉顾辛夷恢复高考这个重大消息,意义就又不一样了。
段景昭点头:“我今年就考……听说恢复高考后,今年冬天举办一次,明年夏天还有一次。我打算考到海市,你呢?”
为了掩饰自己的紧张,段景昭打开带来的书包,把教辅资料一本本拿了出来。
“我打算今年考,至于学校,或许也会考虑海市。”
顾辛夷说完这话,明显看到段景昭眼神一亮,意识到他或许误会了。
“京市拥有全国最好的大学,但我想在上学期间做些生意,把父母接到身边看病治疗,选海市更合适一些。”
她又加了解释。
段景昭也不失望,他本来也没觉得顾辛夷对自己有意思。
他咳嗽了一声,突然换了个话题:“你最近还好吗?没想到郭丽芳心肠那么恶毒。我上次来找你,被她拦住,说了一通有的没的话。不过你放心,我一个字都没信!”
段景昭就差赌咒发誓的样子,让顾辛夷有些想笑:“没什么,她就是个谎话精,我也没信。”
显然,两个人在关于郭丽芳这个问题上,很容易就达成了一致。
要是郭丽芳知道,她费尽心思挑拨离间,最后谁也没骗到,一定气的跳脚。
“那就好,其实我本来想找机会亲自找你解释的。只是家中长辈刚好生病,我请假过去伺疾了。”
1977年,随时政策改变,很多干部得到平反,知青返城也变得容易了。
其实还有一句话,段景昭没说。他特地委托一起下乡的好友,帮忙照看顾辛夷。要是她被家里逼着成亲,一定要拍电报告诉他。
“家中长辈应该已经康复了吧?”
“嗯,是心脏方面的毛病,及时干预治疗后好多了。”
“康复就好,秋老虎快到了,你也要多注意身体。谢谢你的教辅资料,我会努力学习的。”
两人聊到这里,话题有些干巴巴的。
段景昭犹豫了一下,从口袋掏出一张纸条,递给顾辛夷:“我可能要提前回城了,上面是我在江市的通信地址,下面是海市的。你学习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写信给我。我要是找到好的学习资料,会寄给你。”
这个年代,许多年轻人表达好感的方式,都十分委婉。碰上天生线条粗的人,一腔情意,就像抛媚眼给瞎子看。
顾辛夷不是瞎子,她感受到段景昭藏在眼神里的喜欢。那种小心翼翼,怕唐突对方,又不舍得断掉联系的纯情。
通讯不发达的年达,多的是一分别就是一生。
最惨的就是两个人话没挑明,一个排除千难万险回来表白,另一个人已经嫁人或者娶妻。
前一个任务,顾辛夷专注搞事业,没恋爱的心思。
对于感情,她赞同顺其自然,不强求也不刻意拒绝。
段景昭羞涩纯情的举止,高大俊秀的模样,恰到好处的戳到顾辛夷的喜好。
既然喜欢,为什么不给彼此一个机会。
顾辛夷大方的收下段景昭递来的纸条,笑吟吟的说:“多谢照顾,大学校园见。”
她灿烂的笑容,让段景昭有一瞬间失神,随之而来的是欣喜。
“好,我们大学见。”
段景昭极力掩饰自己的紧张和喜悦,却不知红红的耳尖,早就出卖了他。
七十年代末的爱情,不像几十年代后。今天一见钟情,明天出来约会,一个月就能确定关系耳鬓厮磨。
顾辛夷和段景昭的感情,直到两人都考上海市f大,还处于革命友谊的阶段。
都以为这年代高考容易,其实对于丢掉书本多年的人来说,那些题一点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