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男人不敢再去看。
周婶说完,对着正听得津津有味的几个妇人挤眉弄眼,就差将“你们懂没懂,到底懂没懂”这话写脸上了。
没办法,这时候很多东西是不能直说的,会被人抓小辫子,但是不说出来,周婶又觉得憋得慌,这才想出来这样的法子。
这要是搁10年前,就凭她男人昨天回来告诉她的王家情况,周婶都能给众人编一整个鬼故事。
但现在,就算她真觉得这王家就是遭报应了,周婶也不敢多说一个字,这可真是难受死她了。
这周婶的话,不知传了几道,被加工了几次以后,才被李清清这八卦爱好者带回了李家。
薛凌一和李母、李大嫂三人正在炕上闲话,当然也就薛菱一在纯闲,李母和李大嫂闲聊的同时,手上可是不忘勾着毛线。
等李清清煞有其事的学着上一个婶子讲完这事后,李母这才哼了一声道:“可真是难为周大丫碎嘴皮子了。”
想到自己这小儿媳怕是不知道对方的厉害,李母转头对薛菱一叮嘱道:“以后遇到这周大丫,一一你说话要注意点,这婆娘从小就喜欢翻是非,没影的事都能被她说出花来。”
李母顿了一下,又夸道:“你上次的事就做的很好,那天领完猪ròu回来,看那糍粑槽不在咱家了,娘想着怕是糟糕了呢!这周大丫还不知道要传出什么来,没想到你这丫头挺有分寸。”
“嘿嘿,还不都是娘教的好。”
被夸的飘飘然的薛菱一,也不忘给对方来一个彩虹屁。
“你这个丫头,就知道糊弄人开心。”李母笑骂了一句。
想到王家人,李母又立马正色道:“这周大丫也就嘴巴碎了点,但这王家人可没一个好的,你们都离他们远点,知道吗?”
薛菱一眨眨眼,这里面有说法啊,她强烈表示自己想听八卦。
而一旁的李清清知道点内情,好奇问道:“娘,你说的是王家把女儿嫁给一个快40岁的老光棍那事吗?”
李母叹了口气,这才慢慢解释道:“这王家可不止一个女儿,当初灾荒时,另外两姑娘被王家换成粮食了。就留下的这一个,王家也没好好待她,小小年纪开始下地挣工分,那姑娘16岁就能拿8工分了,王家为了那点工分,硬生生将女儿拖到25岁没嫁人,被队里批评后,王家那丧良心的两口子,为了贪老光棍给的高价彩礼,硬是逼着闺女嫁了过去。”
怪不得这王家还挺有钱,薛菱一昨天从王家回来后,将抢到的布包打开清点了一下,结果发现王家居然有200多的存款。
作为普通的农村家庭,而且王家才三个人的情况下,这存款已经很多了。
毕竟也是这几年,新河大队的情况才慢慢好起来的,大部分社员家都还在还队里的账。
薛菱一当时就很纳闷,但她没想到这钱居然都是剥削女儿得来的。
王家人简直就不是东西!
第96章“戏精”王父
一旁的李大嫂则不解道:“这王叔人好像还挺好的,可能他们家是王四婶做主吧!”
听到这话,李母先是没好气的瞪了自家大儿媳一眼,这才讥讽道:“这王四强平日看着像个鹌鹑似的,实际内里也是个焉坏的。”
看着儿媳、女儿都一脸好奇的看着自己,李母清了清嗓子,然后给她们讲起一段关于李父和王父的往事。
十多年前的新河大队,在秋收刚结束、入冬初期时,队上会组织男社员进山伐木。
当时的伐木工作是生产队最大的挣钱副业,所以基本所有的男社员都会参加。
伐木工作是一两人一组搭配的,而李父和王父则恰巧被安排到一组。
但伐木开始没几天,那王四强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在李父耳边念叨,因为自己小时候生病,身体落了病根,现在这才上山没干几天,就已经使不上力气了。
李父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接下来的日子,李父都尽量自己干重一点、累一点的工作,而将轻松一点的活计分给“体弱”的王父。
李父他们没有锯子,所谓伐木也全都是靠着砍刀,一刀一刀将大树砍断,而且因为他们伐木是在坡下的松林,将树砍断、剃完树枝后,还需要俩人合作将木头扛到坡上。
扛木头上坡时,走前面的人肩膀会轻一点,而走在后面的人肩膀则更重一些,李父每每都是走后面的那一个。
每当这时,王父就会满脸羞愧的向李父道歉,说都怪自己这不争气的身体,才连累到李父多受罪,还非要把自己的口粮分一半给李父。
他们上山干活的这些社员,每天口粮都是固定的,李父自然不会吃对方的口粮。
说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