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着头。
“那您薅羊毛也不能可着一只羊薅啊!您自个儿说说,微臣手头如今压了多少事儿了?这一件件一桩桩的,您说吧,要把微臣劈成几半才忙的过来的?”顾斯年抱怨。
崇文帝有些心虚,“朕这不是信的过你吗?这些事儿,朕哪里敢假手他人?”
说完,把一道密折扔到顾斯年怀里。
顾斯年看过之后,眉头紧紧皱起,“陆家这般猖狂?您打算怎么办?”
“朕的替身会陪着皇后去省亲。”崇文帝道。
“那陛下您呢?”顾斯年问。
“自然是藏起来了。”崇文帝道,“岳母大人如今身子骨不硬朗,朕想着,让你姑母在国公府多住几天,到时候,朕就扮做小太监,伺候在旁。”
“陛下,您就不怕出乱子?你如今掌握了许多陆家的消息,可您有没有想过,同样的,陆家也掌握了许多您的消息。比如,替身。”顾斯年一脸严肃,“万一弄巧成拙,您说怎么办?”
“所以朕才找你来商量嘛!总不能朕陪着皇后省亲吧?那到时候可就真羊入虎口了!”崇文帝道,“再说了,朕那替身,除了你姑母能分辨出来之外,便是连吉祥都分辨不出来。”
“微臣还是觉的陛下太过冒险。”顾斯年道。
“朕这也是想看看这替身如今是不是忠心耿耿。”崇文帝道。
顾斯年瞬间明白了崇文帝的打算,“那陛下到了国公府之后可不能轻举妄动,暴露身份。”
“朕又不是那冲动之人,你就放心好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朕也放松放松。”崇文帝道。
第884章不让姑母回来
崇文帝都这么说了,顾斯年还能如何?只能应下,然后好好安排了,毕竟,要是崇文帝在国公府出了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从崇文帝这儿离开之后,顾斯年去了一趟安贵妃宫里。
顾斯年敏锐的发现,比之从前,安贵妃眼里多了一分凌厉。
“李安的事儿,你知道多少?”安贵妃问。
“姑母,并非侄儿要瞒着您,只是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跟您说。”这件事儿,顾斯年对自家姑母是有歉意的。
“这件事儿又怪不到你头上!”安贵妃叹了口气,“他是一国之君,算起来,比起之前的君王,他这后宫,算是清净的了!”
“姑母,不管李安如何,您都不要被他还有他生母影响到心情。李安的身份没有大白天下,他生母如今已是一捧黄土。”顾斯年劝道。
跟死了的人去计较,永远都计较不过。
“至于李安,陛下不是糊涂的人,他不会拿着我大凤的江山儿戏的。”顾斯年道。
安贵妃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道理姑母都明白,可这心里始终有些不舒服。你放心,姑母不会轻举妄动。”
顾斯年想了想,把自己所知的李安的情况都说给了安贵妃听,“有一说一,在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上,他做的极好。若是他安安分分做官,是大凤百姓之福。只可惜,他的目的不是这个。”
“能在恶劣的环境中取得这样的成就,确实不能小觑。”安贵妃道。
“秦朗也是惊才绝艳之辈,李安是他教导的。又能差到哪儿去?”顾斯年道。
“是啊,能得蓁蓁外祖父青睐,又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安贵妃唏嘘。
顾斯年沉默,已经过去的事儿,他不知道该如何作评。
“三日后,是皇后给我定下的省亲的日子,到时候就麻烦阿年了。”安贵妃道。
“姑母放心,侄儿会安排好的。”顾斯年拱手,“陛下的意思是要在护国公府上小住,回去之后,侄儿会着手安排人整理出姑母未出阁时候居住的院子。祖母一直叫人打理着呢!”
安贵妃唇边浮现出笑容来,要说她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待字闺中的时候。她如今已经有些忘记她曾经住过的院子什么模样了,现在能回去,心里隐隐多了几分期盼。
回府之后,顾斯年去了老夫人院里,与她说了安贵妃省亲一事儿。老夫人有些不敢相信,“阿年,此话当真?”
“孙儿怎么可能那这样的话糊弄您?”顾斯年道,“陛下恩赏,姑母会在家中多住几日。”
“好好好。”老夫人高兴的眼泪都出来了,“祖母这就亲自安排人给姑母收拾院子。”
至于崇文帝,他要乔装打扮,自然要瞒着了。
之后,顾斯年又去跟顾长卫说了这事儿。
“无缘无故,怎会省亲?”顾长卫皱眉。
“陛下心疼姑母,让姑母回家小住,多陪伴陪伴祖母,这还不算缘故吗?”顾斯年神色讥讽,“父亲若是不愿意,大可回禀了陛下,不让姑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