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模。
这还不算施工中的基建团队。
沈千娇走在平坦的田间小路上,周围是降低高度,变得平整无比的田地。
方块似的农田里,横亘着方便进行作物管理、数据监测的狭长小径。
犹如最精粹、最基本的汉字写法,横平竖直,穿插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间。
如今大部分的田地都被平成了水田,种着眼下最高产的金秋2号水稻,在正常的时节里秧田都还没平整好,这里的水稻却已经到了挂穗的程度了。
水稻挂穗期间,最重要的是充浆,此阶段里必须要保证水分充足。
被开拓过里河道里,倒插着一个个水泵,正源源不断的将河水灌入水位不够的稻田里。
“快过去看看,水泵是不是又堵了!”
支书撸着袖子,挽着裤腿,戴着草帽在一方田坎上,朗声吆喝。
他的身边正有一条抽水管道,里面的水滋滋的响,几个呼吸后开始吐泥浆。
听了他的话,河边的一个汉子猛的扎入水里扒拉着缠住水泵的水草,清理好后仔细的调整了下箩筐,好将水里的杂草碎布拦在外头。
支书看着管头狠狠的吐了几口泥水后,源源不断的流淌着清澈的河水,眉眼间渐渐露出喜色。
“好了,出来吧!以后一定要注意,随时都要拿人盯着这些水泵的情况知道吗?
这都是国家的资产呢!我可是听说了,国内只有推行机械化农业的基地才有!
负责灌水这一块儿的人,皮子都给我紧着!咱们现在的生活不容易,不要给咱凤凰村拖后腿知道不?”
太阳过于明媚,支书取下草帽当扇子摇啊摇,负责看守水泵的几个青年扯着嗓子应道:
“是!”
淳朴粗犷的嗓音在风声中传了很远,一直与远处修马路的动静混合在一起。
“叮叮!”
“砰砰!”
原本的泥土路被拓宽三倍有余,百姓、路建局工程师、jun人组成的道路施工团队,正干得热火朝天。
凤凰村春季粮食产能预计能在往年的基础上扩大四倍,这还是春季呢,一年可是有四个季节,为了后续粮食运输,不奋力不行啊!
平整好压实贴的土路上,开始铺设水泥,为了方便运输物资的卡车进出,水泥路分成左右两部分进行施工。
修路的人,基本上都是非西山村人士。
毕竟西山村百姓已经成为农基地编外人员,直接与农业科研人员进行对接,按照要求负责农田灌溉、施肥、除草、杀虫等。
属于国内第一批具备农业科学知识的专业农民,被其他队的人称为“农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