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妥,“家里也一堆事呢。”
可不是嘛。
刘母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梨子是她女儿,她想顾好。
家里还有大孙子,还有怀了孕的儿媳,她也得顾着不是。
三个人都挺为难的。
“要不换我妈来?”林槐想不到别人了,“梨子,换我妈来,总行吧?家里的事有我爸,即便她想做点小手工,这里有电灯,还更方便些。有她陪着你,还能给你做饭吃,我也放心些。”
刘母觉得这无疑是最好的,点头附和,“我看行。到时还可以把兜兜给我带,我带两个没事的!”
刘梨不想麻烦准婆婆,可林槐又。。。。
“行吧。”她点了头,又说,“但还是别急,让,让妈把家里的事安排好。”
“放心,我会的。”林槐只要她答应,就算晚两天上来都行!
未婚妻怀了,又答应让准婆婆上来照顾,这事总算告一段落。
只,接下来还有更忙的。
林槐回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他妈的东西收拾好,把她送上县城。
接着将这个星期批回来的水果尽快卖掉,然后起塘卖鱼。
刘林两家的鱼养了差不多刚好一年,又喂的勤,即便是野生鱼苗都被养到了两三斤重一条,还有田螺、贝壳等,打捞上来了就一起卖。
打早起塘,分两拨,一拨林父和刘父在村里先卖,卖完再去邻村转转,一拨林槐,直接踩着三轮自行车上镇里。
鱼在他们大队还是少见,林父和刘父决踩着三轮自行车大队里比较富足的罗家村先卖起来。
罗外家人是最捧场的,哪怕说给他们送,他们还是给了钱,且一买就是十来斤,自己吃和送人。
罗家村人看到活蹦乱跳的鱼也凑上来问价,都是一个队的,自然价格实惠,八毛一斤,比猪ròu便宜。
不管多少,一圈转下来,也卖了几十斤。
带了一百来斤鱼上镇里的林槐就更不用说了,摊才摆上,听见叫卖的人就凑了过来。
鲜活的鱼对他们这个附近没大河,只有小溪的镇来说还是很受欢迎的,你一条我两条,不出一个小时,百来斤就被抢空了,来得晚的还没买到!
林槐都顾不得数钱,直接安抚没买到鱼的客人说,“你们等我半小时,半小时后,我挨家挨户的送行嘛?”
“你还有鱼啊?”有人问。
林槐笑着回,“当然有!我爸他们这会在村里卖呢,剩下的都给你们拖来!”
“那你快点,我们得赶着做饭的。”
“诶,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