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天逸指着图纸,“城北这片地方有了新的规划,明年会盖上几间大作坊,还会有学堂。
你们源南村正好在这里,不是让你们搬走,而是在这片给你们盖屋子,比较聚拢,不是一片散沙。”
村长认得字,看得出来图纸上是以后他们这片的规划图,反正比现在好,尤其是圈出来那一片写着源南村,看着都赏心悦目。
凤天逸给众人介绍唐静书,“这位是唐大夫,你们应该知道唐家在城东开了鸿运酒楼和两间作坊,工钱待遇在齐州府是最好的。
如今,这边是唐家负责,你们应该相信他们的人品。”
说起唐家,哪怕是新来济州府,名声却在外。他们村就有三四个妇人在酒楼或是作坊上工。
工钱高,吃得好,每个月还有两天休息,轮休。
大家都议论起来,这边要是唐家开作坊,他们岂不是能找个工上。
唐静书让大家稍安勿躁,“这一边规划过后呢,给乡亲们两个选择,一是根据地契和房契,咱们赔偿银子。
二是我们盖好了房子,按照造价,按照差遣补偿银子,多退少补。”
唐静书拿出设计的新房子的图纸,“正屋,厢房和前后院齐全,后面大家自己要怎么设计自己添加。你们可以看看,一家人坐在一起讨论一下,接受哪一种。”
“另外,这一片将来都是作坊,源南村支持我们的村民,每家至少会招收两名工人。当然要吃苦耐劳,我们有一个月的试用期。。。。。。”
凤天逸拿出了补偿款项,让村长念给大家听,不懂就问,耐心解答。
有这么好的事情,谁家会不愿意,这一片都是穷苦百姓,过得最好的就是村长家,也就比村民家好点。
每家去两个人上工,对一个家庭来说那是大好事,而且新房子看起来很不错,他们这辈子恐怕都没几个有机会住上。
当即各家小声讨论开了,他们相信唐家,唐家的作坊生意好得很,只有做不完的事情。
上个月这个月发了工钱,女工,一个月一两半钱银子,男工二两,活又轻松,上哪儿能挣这么多。
大家都动心了,纷纷找村长表态,他们同意。
既然同意,凤天逸就拿出名册给村长,各家各户按手印,登记田地多少亩,房屋占地面积等。
唐静书说道,“雪化了之后,我们要先画线,然后挖地基。村长把村子里的木匠、石匠和瓦匠登记一下,雪化了之后去画线,然后每家出一个劳动力,挖地基。”
冬天每日都在家闲着,村民们表示,他们可以把积雪清理后,直接画线,雪化了只要出太阳,中午化冻后,挖地基的活可以干两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