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父皇第一个孩子,哪怕不是皇后生的,也占了个长子的位置。父皇早年对他的培养可不少下功夫,能有这个谋略一点都不意外。”
凤天逸早就想到大皇子不会出手,他面上看着笑嘻嘻,心里早就有了计划。看着不声不响,对所有兄弟都友好,其实把每个人都当做敌人。
“咱们知道他是这样的人,以后要多防备。”唐静书好奇,“大皇子的母妃生他的时候就死了,皇后无子,为何没有收他当儿子,也没抚养他。”
“给别人养孩子到底不是亲生的,万一有个什么问题,会被人指责。皇后娘娘一向洒脱惯了,不喜欢麻烦,父皇没开口,她乐得清闲。”
凤天逸告诉唐静书,“不过对大皇兄小时候多有照顾,毕竟没有母妃的孩子,在后宫生存不容易。大皇兄能平安长大,多亏了母后的照拂。”
大皇子对皇后很尊重,多少真心就不知道了,可以肯定他想得到皇后的支持,不过皇后并没有这个意思。
谁当太子,都得叫她母后,以后她都是太后。
卫国公一党以为厉王的事情就这么结束了,拉下了三位皇子,卫国公和德妃心满意足,很遗憾让凤天逸给逃脱了,不过往后他们有的是机会报仇。
然而皇帝没给他们这个机会,参卫国公一党的奏折堆了很高,还有告密的信件。
皇帝震怒,让人彻查。
卫国公一党没想到皇帝将他们软禁京城彻查后,就知道大势已去,倒霉的不是肃王,而是他们。
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亏空公款、结党营私、买卖官位等等,一项项罪行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不仅有物证,还有人证,罪名板上钉钉,他们一个都跑不掉。
京城风云突变,德妃被废打入冷宫,卫国公一党砍头的砍头,抄家流放的不再少数。
从卫国公一党府中抄出不少金银珠宝,这下子皇帝的仓库进账不少啊。
第176章下聘礼
至于厉王,确实残废了,每天最大的运动就是转动脖子,躺在床上辱骂。一开始还下人伺候得还算尽心,被骂得时间长了,就应付。
很快,厉王浑身开始长褥疮,烂的揭开被子臭气熏天。涂了药好了后,继续长,夏天都生苍蝇,臭的没人愿意接近。
一生要强的厉王得了这样的下场,他又不甘心就这么死了,他要看看大皇子和凤天逸是怎么个结果,咬牙活着。
凤天逸看厉王活得挺好,笑了,若是他就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了。活受罪,才是对厉王最好的惩罚。
厉王和卫国公等人机关算尽,到头来害的是自己,活该。
案子查清了,该罚的罚,该笑的笑,也到了凤天逸给唐静书下聘礼的时候了。因着两人情况特殊,皇帝下了赐婚圣旨后,让钦天监看日子,两人的良辰吉日只有十一月二十二,要么就是大年三十。
谁大年三十成亲啊,凤天逸就选在了十一月二十二,所以送聘礼就只能赶在成亲之前的初六了。
肃王爷下聘礼,一路上都是围观的老百姓,好奇肃王爷准备了多少聘礼。
凤天逸请了京城最好的官媒,给唐静书最好的排面。
今天风和日丽,凤天逸起了个大早,和糖宝穿了父子装,再次清点聘礼后,父子俩神清气爽的骑着高头大马去唐府下聘礼。
这个朝代,夫家聘礼下得越多越丰厚,说明夫家重视女方,以后在夫家有地位。
从凤天逸带着糖宝出门,围观的百姓忍不住赞叹,肃王父子俩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看着更加帅气了。
再看后面几马车的聘礼,一看肃王就是下了本钱,可见对未来王妃的重视。
一路敲锣打鼓到了唐府,钱大河赶紧放鞭炮迎接,唐念安兄弟二人带着三个儿子出来相迎。
“恭迎肃王殿下。”
凤天逸赶紧让他们免礼,自己上前行礼,“小婿见过岳父大人、二叔。”
“糖宝给外祖父和小外祖父请安。”糖宝上前规规矩矩行礼,“见过大舅舅、二舅舅和三舅舅。”
唐子成赶紧把糖宝抱在怀里,“糖宝快快免礼。”
等马车上的聘礼全部卸下来,小邓公公唱了聘礼清单,恭恭敬敬的交给了唐念安。
看热闹的百姓数了数,整整一百二十担聘礼,这唐家只用陪嫁八担就成,一百二十八担嫁妆是大盈朝最高规格的嫁妆,那是皇家嫁女的盛况。
而且,肃王的这一百二十担聘礼那是货真价实,从南北东西淘来的奇珍异宝,价值连城。
就说那一下子成人大拇指大小的粉色珍珠,价值不少于六万两,再加上其他,这些聘礼没有四五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