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有些迂腐汉人家里女子裹脚也不知道。
她听到她阿玛说开始汉人有些有骨气,越是打压越是抗拒,因为康熙是个圣明君主,一心为百姓着想,抗拒得也少了。
这些汉人想融入满人的大清也太晚了,因为被康熙防备了,用是会用,但是少用,汉军旗这一旗由此而来。
康熙向娇气包解释,
“我虽重用汉臣,但也防备汉人。想比汉臣,我更信任旗人,和包衣。”
“这段时间我派人查了许多,旗人安逸日子过得太好,贪污不在少数,还有包衣,不仅贪污还妄想不该妄想的事。”
“汉臣极少数有这样。所以我在想这些年我是不是做错了,老祖宗做的是不是也不对。”
“我的皇父喜爱汉学,治理朝政也是学的汉人……”
“所以汉人有风骨,越是打压越是不服。这么多年来,如今也想融入满人,可惜我没有给他们机会,一直打压,很多不被重用。”
“帝王之术讲究制衡,二者需平衡。我很早考虑提拔明珠和索额图二人,这二人有仇……”
“但他们两个野心太大,在前朝后宫兴风作浪,我的长子嫡子被他们两个挑拨,变得不和…”
“我反思反思,一个大臣有私心,若是汉臣和八旗大臣,还有包衣大臣三者…三者互相制衡,前朝也便稳…”
康熙生怕娇气包听不懂,揉碎了和她讲的很清楚,这段日子随机挑选抄家,也是有预谋的。
此举不仅能充盈国库私库,也算表明重用汉臣,他今日抄包衣,明日抄八旗…
李佳雪茶听的有些懂了,挑起对抗,像是坐在观景台看戏,三者谁也不服谁,只能让看戏的做主了。
三者为了不被比下去,不得努力干活,大清的鄙视链,八旗看不起包衣,包衣看不起汉人,而汉人看不起八旗和包衣,这三者绝对不可能联合起来。
妙啊!不愧是政治满值的康熙。
只是李佳雪茶弱弱地问一句,
“前朝之事跟我一个后宫妃嫔说的…真的合适吗?”
不是说后宫女子不得参政。大清真是先见之明,清末不就是因为慈禧…参政,才那个什么吗。
康熙听到娇气包问的话,有些想笑,事实上康熙眉眼带笑,不是他瞧不起娇气包,而是娇气包政治常年不及格的人…的亏他揉碎说她才懂。
就娇气包这个慵懒的性子参政?
李佳雪茶看到他嘴角上扬,这人居然笑话她,别忘了她虽然不行…但是三朝元老太皇太后的例子还在摆那里了!
她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