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荷塘边,有人在竹林深处,有人在花丛中,有人盯着孤本一个劲的看……
都是在寻找灵感。
即便是命题作文,想要一鸣惊人,文学积累是必要的,瞬间的灵感更是画龙点睛。
若没灵感,就只能靠积累,争取写出一篇佳作。
纪先生捋着胡须,全场跑。
一会到竹林看看,一会到凉亭关心关心,一会到假山上登高望远……
忙得不亦乐乎!
有人问他,“先生不用写文章吗?还是说先生已经有了思路?”
纪先生神秘一笑,“让老夫卖一个关子,等时间一到,老夫必定揭晓答案。”
“甚好!如此一来,我倒是对先生的文章充满了好奇。”
纪先生打个哈哈,糊弄过去。
他从不以文章见长。
让他写制式文章,也就是所谓的公文,他比谁都牛。
可要他写风花雪月,锦绣文章,他自问比不上这些世家大佬有文学功底。
他主动藏拙。
他的大杀器,自然是燕云歌的那篇《民富国强论》!
那才是今天的高潮,今天的焦点,真正的传世之作。
他要踩着这帮世家大佬的肩膀,替自家夫人扬名立万!
三炷香的时间过去,时间到!
基本上,每人都得了一篇诗词,或是锦绣文章。
文章质量怎么样先不说,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命题作文,基本功肯定差不了。
自有松山书院的优秀学子,充当今日文会的唱作人,负责朗诵诸位世家大佬的文章。
念完一篇,众人一评。
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都说好,极尽赞美之词。
平日里,都想不出来,夸一个人的文章,那些好听得话可以不带重样的。
纪先生提笔,“综合大家的意见,这篇文章,可评为中上。大家赞同吗?”
“赞同!”
“纪先生评定公证。”
“很恰当的评论。”
真是服了这帮人,夸的时候,恨不得夸出一朵花来。
都夸成这样了,结果却只给人一个中上。
一篇篇的文章看下来,纪先生很想篇篇都来个中上。
这样做,很得罪人。
所以,矮子里面拔高个,跳出几篇出彩的,给予上等的评价。
如此,才是皆大欢喜。
等到最后,有人提议要看纪先生的文章。
“我等不知是否有幸观摩纪先生的大作?”
“请纪先生不吝赐教。”
纪先生哈哈一笑,“诸位客气!今儿老夫的确准备了一篇惊世大作,但并非老夫书写,而是另有其人。来人,将裱糊好的文章拿上来。”
下人听令,小心翼翼‘抬上’装裱精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