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太后和皇帝萧成文,这对冤家母子,前后入殓。
灵堂也都是紧挨着。
宫里一下子办两场丧事,一个是太后,一个是帝王,宫内顿时人仰马翻,凸显出人手不足的缺陷。
费公公交代好一切,然后就去为皇帝守灵。
他告诉端敏太后燕云琪,“娘娘放心,等陛下丧事结束,老奴会离开皇宫,从此不在人前露面。若是娘娘担心老奴坏事,老奴会选择恰当的时候自我了结。总而言之,老奴不会给娘娘和小皇帝添半点麻烦。”
“陛下希望你活着!”她郑重其事地说道:“你是功臣,陛下从不亏待功臣。你要活着!”
“老奴是陛下的污点,更是把柄,随时都有可能被人翻出来。陛下让老奴活着,那是因为不忍心。同样道理,老奴也不忍心,为了苟且偷生从而败坏陛下的名声。老奴已经做了决定,娘娘不用再劝。”
费公公态度极为坚决。
早在计划诛杀陶太后的时候,他已经存了死志。
只等丧事办完,亲眼看着小皇子称帝,他就可以瞑目,坦然离去。,!
>
“娘娘放心,太后和陛下的身后事,礼部会同少府,一定会妥当操办。保证不出半点错漏。”
“本宫信你们!”
……
百官到齐。
费公公露面,拿出钥匙,取出遗诏。
一切早已经安排妥当。
现在只是走程序,确保每一道旨意在程序上合法合理,旨意上的内容得到确认。
皇子萧焱继承皇位,皇后燕云琪被册封为端敏太后,是为摄政太后。
三位辅政大臣……
甚至就连陶太后死后谥号,都做出了安排。
礼部第一时间确定新帝登基时间,三日后,黄道吉日,适合登基称帝。
各类印章,皇帝印玺,传国玉玺,都交给端敏太后燕云琪。
纵然有人质疑陶太后和皇帝,怎么偏偏同一日,相隔半个时辰离世,未免太过巧合。
甚至有人,想要请太医出面,询问两位的死因。
这一切,都被三位辅政大臣轻松化解。
他们措辞严厉,神情肃穆,“陛下薨逝,尔等不仅没有半点悲痛,反而还要质疑太后和陛下的死因?你们想干什么?成心想要挑起内讧吗?莫非接下来还敢执意圣旨真假?荒谬绝伦!”
“何止荒谬,简直是大逆不道!”
“尔等心中还有没有君父?”
“陛下薨逝,新帝继位,若是还有良心,就该好好想想如何辅佐新帝。”
三位辅政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就将提出质疑的朝臣给干趴下。
他们三人既然表了态,其他朝臣的意见已经无足轻重。
陶太后和皇帝,相隔半个时辰过世,当然有古怪,有嫌疑,巧合得令人不得不去怀疑。
哪又如何?
难道还真要指责皇帝弑母?让皇帝背负千古骂名吗?
真要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纵然萧成文死后千百年,都会被人拉出来鞭尸。
他们这些朝臣,何尝不会背负骂名,何尝不会死后被人鞭尸。
天子无过错,一切过错都是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