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了行了吧。”周氏看着春晓,“春晓,你不去彭东了这头还要买地吗,我跟你讲,如今咱村子可是一亩闲地都没有了,早早的就被村里人买了。”
“看机会吧,暂时是不想折腾了。”
年三十大家聚在一起过得十分的温馨,村子里到处都充斥着热闹团聚的气氛。
今年过年的天气十分的好,既没有下雨也没有下雪,今日镇子上有大集,周氏他们想趁着过年得闲去镇山转转,反正如今家里有三两马车,全家一起去也是绰绰有余。
方氏她们也想去看看,于是春晓一大家子加上方氏婆媳小孙子们一起刚好20个人出发了。
“你们家如今真是羡慕得让人掉牙。”方氏的大媳妇跟春晓一个车,坐在马车里左看看右看看,“我今日还是第一次坐马车呢,这马车就是坐着比牛车舒服多了。”
“方嫂子,坐多了都一样,我觉得要不是路远,走路还舒服。”
“春晓姑姑,走路不舒服,走路腿疼。”方氏的小女儿红梅做着捶腿的动作,随后又开心的笑,“坐马车舒服。”
“对,坐马车舒服。”大儿子二出附和。
小方氏笑着摸了摸二出的头,“今日都是托了你们春晓姑姑的福,今日人多,等会儿到了镇上可千万不要乱跑,若是找不见了娘得急死。”
“娘,等会儿我们牵着你的手,我们不乱跑。”
“咱们今天人多,是得注意些。”春晓看着一旁的严棋还有书朵跟盼儿,“听见了没有,你们三个等会儿跟紧家里人,莫出了意外。”
严棋有过一次被拐的经历,说到这个便显得有些紧张,“姑姑,我们会小心的,等会儿下了车我就跟着我娘她们。”
小方氏也想到了严棋被拐的事情,“当年那事这头的人是谁做的是一点消息没有?我们到如今都怕着呢,就怕家里的孩子着了道,好在如今村里有学堂,孩子们都在村里,大家相互看着呢。”
“没有,怕是外头的人干的,人家是马车,应该不是附近的人。”春晓有些遗憾,后头断了线索是一点都查不到了。
“你大哥还不知道这个事情?”
“知道了,后头一年就知道了。”严大山知道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叹息孩子找到了,不然这辈子都过不去。
“方嫂子,今日镇上有什么好玩的吗。”
“乡府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搭戏台子唱戏,可热闹了,你没有去看过吧。”
春晓摇了摇头,想着今日天气好,各村子看戏的肯定不少,到时候场面肯定是十分热闹的。
边上马车里响起了书凤他们的笑闹声,书凤在的地方多是热闹的,春晓看着外头心情愉悦。
车子很快就到了镇上,严大山在镇上车行交了银子,把马车存放在了那处,大家一起去了街面。
今日的人果然多,大人各自拉紧了自己的孩子。
“咱们人太多了,还是分头吧,到了时间再到车行汇合。”
“我看行,那我们自己逛了,申时再到车行碰头。”方氏牵着小孙子孙女与周氏商量。
“行,你们分头,我们这边还要分头呢,这么多人,不然没会儿走散了还得担心。”
方氏带着家里人走了。
“咱们怎么走?那就各自带着各自儿女吧,春晓就跟着我们老两口?”
“行啊,这会儿分头了,等会说不定中途能碰上呢。”一家人分成三批各自去逛了。
“爹、娘,你们有什么想买的没有?我给你们买。”
严柄发笑了,“用不上你的钱,我们有钱,你要买什么就自己买。”
“春晓,你还没有看过镇上的大台戏吧,就前几年开始的,等会我带你去看,就是不知道挤不挤的进去。”
“我在马车上听方嫂子说过了,行,等会我们去瞧瞧。”
今日人实在是多,走在路上都与人擦肩,同样的,摆摊的人也多,那种乡里的小零嘴,平时不多见的今日都出来了,春晓买了一堆,带着严柄发还有周氏一路走一路吃。
“这村里男人都回来了,镇上的人比去年多不少,去年也热闹,可没有这么多的人。”
“大家都盼着不打仗,这今年好不容易盼上了,自然是要高兴一下子的。”
“明年这红布怕是要涨价。”周氏看了看春晓,“咱家好久没有买布了,你要买布不,如今的布还是贵。”
“娘,我那箱子里还有不少,您要布做什么,要您自己拿去呗。”
“她如今都看不上你们做的衣服了,你没看到她穿的都是铺子买的成衣,不过这铺子买的衣服确实是比自己做的好看许多,咱春晓如今看着都不像是我们生出的闺女,跟那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