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走,别挡道。”管事的挥挥手,让他们赶紧离开。
爷俩就小心翼翼的赶牛,夜里路不好走,他们怕牛崴脚。现在对他们家来说,人可以受伤,但是牛不行,否则一家都没有饭吃。
从山上到山下,没有多远的距离,但因为是黑天,还是走了小半个时辰。到了车间外,俩人再一起卸车,这份工钱,他们也能赚得到。
一晚上这样跑,能往返三到四次,工钱每一趟是一百五十文,爷俩算下来,赶得上在长安当力工了。
在蓝田县,这绝对是高收入。
鸡鸣的时候,这一班算是结束,每天三班倒,倒也都是累不着。晚上的工钱多一些,所以不少人喜欢在晚上来。
而且晚上这一班,还能在这吃一顿饭。就凭昨夜给的饭票,工厂设有大食堂,凭着两张饭票,爷俩一人领了一大碗糙米饭,一条腌青鱼,还有一碗飘着蛋花的清汤。
老宋的儿子搬了一晚上石头,早已经饿得不行了,就着一条半咸鱼,扒了一碗半饭,吃得直打饱嗝。
“真是太好吃了!”半大小子幸福的直冒泡。“就冲这条咸鱼,我也要天天拉石头。”
“瞧你这点儿出息,我看跟咸鱼没两样了。”老宋笑着白他一眼,不过这侯爷真是财大气粗,居然能把鱼腌这么咸,他家的盐不要钱么?
大唐盐业虽然已经开始制盐了,但是价格仍然很昂贵。这里用的盐,是李牧自己制出来的,只用了一个下午,就搞了三百斤,这么说还真是不算钱。
他舍得给盐吃,有了盐吃,工人干活才有力气。
吃完饭,爷俩把牛车赶出来,在路边停下给牛点草料,躺在车板上和衣眯了一觉。养精蓄锐足了,才起身套上牛车回家,干干家里的活儿,晚上再来,如此反复。
这就是蓝田县百姓,能想到的最好的日子了。,!
还真给他找到了一个土办法。
火光。
刚开始发光的火焰是五百度,深红色六百度,赤红色七百度,出现樱桃红八百度,樱桃色一千度……
当火色呈白热,让人不敢直视时,便达到了一千四百度!
到底炉中要保持哪种火色,除李牧自己之外,就只有李牧和负责此事的几个员工知道,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就知道这样是对的,这就让旁人很难窃取机密了。
而且火色要保持白热,也就是一千四百度,光靠煤炭,焦炭,是完全不够的,木柴更是完全不行。
好在这里有煤炭,把煤炭粉碎之后烧,可以增加温度。但即便这样,还是差那么一点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系统商店购买催化剂,可是那样的成本就太高了,不如去用玉米砂浆了。
李牧这些日子,除了处理遗留的问题,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想法提高炉温上。
他几乎把系统里头的图纸都翻遍了,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先建成了自动吸风的高窑,加上几台风箱不停的拉,让燃料重逢燃烧,这才终于达到了炉温。
而建造这个炉子的耐火砖,正是用高岭土做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非常方便的。
而别处用普通粘土烧出来的砖,根本承受不了高窑中的温度……
……
参观完了水泥场出来,李牧的头发已经白了,其他人也没好哪儿去。孙伏伽这才明白,为何李牧坚持地要戴口罩了,这要是不戴口罩,都得飞到自己嘴巴里去。
孙伏伽意犹未尽,还想再待一会儿,但李牧可要下班了,他给自己定的规矩,每天工作不超过四个时辰。
孙伏伽没有办法,只好跟李牧一起出来。
回去的时候顺路,李牧看了眼这些员工的宿舍。
而且已经大变样。
原先的破木屋彻底拆掉,重修成了崭新的砖房,外头刷着白灰,墙上挂着黑瓦,院子里水泥漫地,井口也被封起来,免得灰尘落入进去。
孙伏伽今日不回长安,李牧请他回城住,但他却非得要在水泥厂待一天。而李大掌柜没说通自己家的少爷,自然也是要留下的。李牧也不强求,反正秘方在他的脑袋里,他不说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魏璎珞一直跟在李牧身边,她当然知道水泥场有多脏。李牧今日去工厂,她便明智的没有跟去,直接过来收拾好了住处,烧好水等着李牧回来。
看他果然灰头土脸的进了院子,魏璎珞一边取笑他,一边帮他洗头洗澡。
待李牧重新梳洗干净之后,天已经黑了。
李牧让人送了一桌席面过去,权当请孙伏伽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