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横山攻略取得了完美成功。
这长达几十年的战略演变,每一次完善都是宋军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所进行的调整和修正,而最终也证明了不断完善之后的横山攻略,对于西夏而言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毁灭性打击。
宣和之败后的西夏,已经处于亡国边缘——尽管那时西夏的核心地区灵夏等地未受损失,但是横山的丢失已经使西夏完全失去了地利优势和战略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的宋军只需再加把劲,就可兵入兴庆府,灭了西夏。
可惜!
就在那时,被骄奢淫逸的赵佶倒空了的宋朝,内部乱了,宋朝不得不将正准备收复西夏的西军调出来平叛。
紧接着,好大喜功的赵佶,又发动了燕云之战,西军复又北上。
这让濒临灭亡的西夏,大大喘了口气。
再接下来,金人南下,灭了北宋。
西夏趁此机会收复了绝大部分横山地区,原地满血复活。
就在西夏准备趁宋金大战顾及不上它的时候,大举东进,打破困了西夏上百年的禁锢时,大中横空出世,然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不可一世的金军击败,尽复金人从宋朝抢走的地盘,让西夏人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李乾顺跟西夏的一众高层讨论过后,一直认为,大中比大金还凶,不可力敌,力敌必亡,所以,西夏东进之事暂时止步,接下来应该暂时委曲求全,将李衍这个雄主熬死,看看大中下任皇帝怎么样,再图扩张一事。
于是乎,李乾顺立即向大中发出通使的请求,并在大中同意了之后,赶紧派遣使团来到了东京汴梁城恭贺李衍建立大中帝国……
……
……
ps:这章是二合一的大章,所以,今天就这一章。,!
封其为大夏国主),每年赐给银万两、钱两万贯、绢万匹、茶两万斤,开设榷场,开展贸易。
其后三十年间,宋夏基本维持了和平睦邻关系。
而李德明在位期间,实行“依辽和宋、向西扩张”的政策——他派儿子李元昊领兵西进,消灭了甘州(后世甘肃张掖)回鹘,又掠取瓜州(后世甘肃安东西)和沙州(后世甘肃敦煌东),势力直抵玉门关,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
经过两代人的苦心经营,西夏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
所以,李元昊继位后,积极准备脱宋自立。
宋仁宗景佑五年,李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后世宁夏银川),建国号大夏。
李元昊写信给宋朝廷,希望获得承认,但遭到宋仁宗严词拒绝。
宋仁宗下诏削去其官爵,并悬赏捉拿:谁若能斩杀李元昊,即为定难军节度使。
尔后,长达三年的宋夏战争全面爆发。
这次战争主要有三大战役。
一战三川口(地点是后世的陕西延安西北)。
此战,夏军包围延州(后世陕西延安),采用围点打援之计,以十万之众,将宋朝不足一万之援军包围在三川口,宋军两员大将被生俘。
二战好水川(地点是后世的宁夏隆德)。
此战,夏军采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在好水川设伏,又是十万大军将宋军一万八千追兵重重包围,宋军几乎全军覆没。
三战定川寨(后世宁夏固原西北)。
这是一场遭遇战,夏军以五万优势兵力,将不足万人的宋军包围在定川寨,十六位宋国将领壮烈殉国。
这三战史称“镇戎三败”。
镇戎三败让宋王朝大为震惊,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哀叹道:“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
从那以后,宋朝再也不敢做进攻之态,专心一意固守领土。
那时,西夏虽然三战获胜,但也元气大伤,国库空空,民不聊生。
再加上,当时西夏与辽国的关系恶化。
李元昊遂派人来向宋朝求和。
庆历四年,宋夏达成和议:西夏取消帝号,向宋称臣,宋朝册封李元昊为夏国主;宋朝每年赐给夏银七万两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重开榷场互市等等。
此后几十年间,宋夏边境基本和平。